第七章 自主生活
如果给孩子的自主能力做个排序,我们会把自主生活的能力排在第一位。
孩子的自主生活能力,我们看重两个方面:一是自己的事自己做,日常生活琐事无需依赖爸爸妈妈照顾;而是了解并遵从基本的社会化规范,为他们未来顺利地成为社会人作初步的准备。
社会化是个体走向社会公共生活,融入现实社会的起点。每一个人,都需要经历终生的社会化过程。对孩子来说,在生活中能够坚强、淡定、不娇气地面对所有和自己相关的事情,上幼儿园能与小朋友友好相处,上学能适应学校的要求,出门在外懂得遵守公共场合的行为规范,都是重要的社会化进程,爸爸妈妈花些心思,能在这些进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 培养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 提供帮助,不作监督:换位思考一下,大人自己干活儿时,旁边一直有个人指手画脚、说着说那,你自己是什么感受?孩子也是独立的小人儿,他情绪的丰富程度、敏感程度不逊于大人,真的不要老认为“小孩子懂什么”,小孩子懂得多呢,只是大人往往不知道而已。
大人要记得,孩子自己做事时,你是个“帮助者”,而不是“监督者”,孩子拿不动时帮个手,在孩子可能危及自己安全时提供保护,不要不停滴提醒孩子,这事要这么做,那事要那么做。大人在旁边说的做的越多,孩子自己做事的兴致就也低。
· 只提醒、建议,不批评:比如洗澡出来还有泡沫,不要说:“看看,这么大了还不会冲干净!”要心平气和地说:“妈妈发现你后背还有一片泡沫呢,再回去冲一下好不好 ?”
比如孩子弄乱衣柜,不要说:“妈妈昨天才收拾的,今天就弄乱,真是不省心!”,要给孩子解决问题的建议:“我觉得吧,你挑衣服时,把不要穿的挂回去,下次会更容易找。”
其他事也一样,要让孩子能自己做事,大人就要做到不挑剔、只帮助,不批评、只建议。挑剔、批评毫无建设性,只能弄的孩子沮丧、大人生气,帮助建议、提供方法,才能帮孩子做得更好。
* 不轻易不上学:对学生来说,严肃认真地对待上学这件事,是个底线。如果很轻易地不去上学,那么孩子长大后也会很轻易地因为小伤、小痛、小压力,逃避该做的事,该尽的责。
我们觉得,孩子生病吧、受伤,身体状况没有到不能上学的程度时,一定不要轻易不去上学。同样,更不能因为旅行、课外活动时间和上学冲突,就轻易从学校请假。
(读者案:以上是作者对上学的态度,读者持保留态度。)
* 孩子闹矛盾,爸妈不上镇:其实这种小事,真的不需要家长出面解决。孩子之间自有他们的规则,也有他们的相处之道,说不定今天还闹着小矛盾呢,明天就有成为好朋友了。
所以我们觉得,孩子回家投诉和某某同学闹矛盾了、被某某打了一下等等,最好告诉孩子自己和同学讲道理,实在不行请老师解决。家长不要冲到前面,去找老师讨说法,甚至直接和对方家长理论。
孩子在学校和同学闹点小矛盾很正常,说不定回家投诉时,还有些夸张的成分。家长应该相信老师更了解实际情况、更容易调节孩子之间的小争执,也应该相信孩子有和同龄人好好相处、自己解决小小问题的能力。
(读者案:我想起了我的一位高中同学的精力。这位同学在高中阶段跟同学打架,他的家长到学校把人家孩子、家长骂的不行,老师也害怕了。那位同学说的时候,我有种羡慕他的感觉,有这么护着他的家长。那一刻,我觉在这个社会上除了家人,其他的人都是外人,自己家人团结一致,才不会受人欺负。所以,在对待“自己孩子被别的孩子打了”这件事上,现在没有孩子的我,还不知道应该怎么处理。)
* 守规矩:对孩子健康成长是必要的,而且越懂得守规矩的娃,越会享受到高质量的学校生活并从中受益,自然,父母也会更轻松、省力。
在学校守规矩,无非上课认真听讲,不和同学交头接耳,老师说话时不随意插嘴,按时完成作业,上学带动西不丢三落四,不和同学随意打闹,不破坏班级荣誉等等,都是学生的本分;在校外守规矩,无非遵守公共场合行为规范,不损害他人利益,不做规则的破坏者等等,是作为社会人最基本的教养。
(读者案:对此,我目前也是有了一定的怀疑。培养一个守规矩的孩子真的好吗?有人说,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要培养孩子了解规矩,又不被规矩束缚。在法律、规则监管不到位的地方,遵守规则反而会被人说成“傻子”。遵守规则重要呢,还是达成目标重要呢?)
* 爸爸妈妈也参与分享:有好吃的,希望孩子多吃点,自己吃不吃得到没关系,是大人非常自然的想法。但要想培养孩子的分享观念,大人就必须时刻提醒自己,自己要作为平等的一份子参与分享。比如切生日蛋糕,我们家都是切成平均大小,不会给孩子切大块,大人切小块。大人不爱甜食,有时候会留下一半,那么大人留下的,会给孩子在平分,不会说“弟弟小,给他多点”。
* 情绪不佳时,请他自己冷静:孩子从6个月后,有一种啼哭,叫“需求性啼哭”,既不是因为饿,也不是因为冷,也不是因为生病,只是希望引起大人的注意,满足抱抱等需求。
需求性啼哭的最初成因,是在孩子更小的时候,大人不能及时对孩子的需求做出反应,导致小婴儿情绪不佳。但是出现需求性啼哭后,如果大人还是没有找到正确的办法引导孩子正面表达需求,孩子就可能变成一个非常喜欢哭闹的孩子,而且把哭闹作为控制大人、达成自己目标的手段。
孩子情绪不佳时,大人只需问问情况,并告诉孩子,偶尔不开心是正常的,大人也常常有不开心的时候。学会自己面对不开心的事、自己转移注意力、自己把不开心的事慢慢放下。
不需要使劲浑身解数,让孩子马上高兴起来。那样的话,爸爸妈妈可能会做额外的承诺,比如买玩具啦、延长看电视、使用电脑的时间啦等等,会让孩子慢慢养成用高兴和不高兴来控制大人的习惯。
对大点的孩子也是一样。平时和孩子沟通的越多,孩子处理不佳情绪的能力越强;和孩子沟通得越少,孩子处理负面情绪的能力越弱,也越可能养成用负面的手段逼迫父母就范的习惯,也就是常说的任性、刁蛮、不讲理。
* 外出就餐,轮流做主,合作点餐:小时后带孩子出去吃饭,我们会问好两个孩子各自想吃什么,然后为他们每人点一份自己爱吃的, 爸爸妈妈在各点一份各自爱吃的,不会全都迁就孩子的口味。
孩子大到可以自己看菜谱点菜后,这个规则就更加明确:每次外出就餐,去哪家餐厅,什么口味,由全家四个人轮流提议,其他人即使不爱吃,也需要尊重轮值提议人的选择,等轮到自己做主,在选择自己喜欢的餐厅。
点菜时,每个人点一个自己爱吃的菜,一家四口,四个菜,谁都不可以多点自己偏爱的,如果不够,由爸爸妈妈按照全家都能接受的口味增加。如果吃火锅,则由爸爸妈妈或者大孩子先选出基本的配菜,然后每人再增加一个自己最爱的配菜。
有时会在两个自己爱吃的菜之间纠结一下,但一定不会要求同时点两个,更不会为不能同时点两个有任何不高兴。又不是吃不起,为什么如此坚持呢?我们觉得,这不是钱的问题,是要教孩子学会节制,避免贪欲。
大人只要建立起培养孩子自主生活能力的概念,耐心、细致、用心地处理日常生活中所有和孩子相关的事情,就会发现,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爸妈随身此后的情况越来越少,而且对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化规范,懂得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适应。
【第七章完】
第八章 自主阅读
培养孩子阅读,我们的理念仍是“自主”,读什么书由孩子选择,孩子买书不设预算,不给孩子阅读设目标,做计划,不给孩子讲书,在孩子要和我们讨论时积极参与。两个孩子在阅读上充分自主,现在都成了特别热爱阅读的孩子。
* 别把书叫“课外书”:阅读就是阅读,他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和孩子去学校接受教育、大人努力发展自己的事业同样重要。告诉孩子“书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让我们知道更多自己没有亲身体验过的事物,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让我们……”不要跟孩子讲“多读书你学习成绩会更好”“多读书你更会写作文”。
让孩子潜移默化地理解阅读的美好,而不是把阅读当成学习之外不太重要的一件事,或者上学之外多出的、不得不做的新任务。
把选书权交给孩子:大人要在一开始陪孩子买书的过程中,引导孩子学会判断,什么样的书够好、什么样的书不够好。在我们家,我们是告诉孩子:
读书最好读原文、全本,尽量不买选本、精华本。
要会看作者简介,看看作者是做什么的,是不是某方面的专家,或者从作者资历看是否有足够的经验学识来写这本书。
尽量不买封面设计粗陋、缺乏美感的,因为这样连封面设计都不肯认真做的书,内容编辑也未必可靠。
不买装订很差的书。这需要书到手之后判断,比如系列书中的一本,如果装订很差,那么整个系列都好不到哪儿去。
同类书中,尽量选择销量高的,因为有很多读者共同做出了判断,比少人问津的书要更可靠些。
非选本的书,尽量选由一位作者独立成书的,不选多位作者的。
其实有些是我们自己阅读、买书的经验,有些事我们多年做广告专业书出版累积的经验。
* 不做计划:千万不要给孩子做个“阅读计划”,也不要装模作样地“和孩子一起”做阅读计划,周的、月的、学期的、年度的,任何计划都不要做。让孩子随意读,读到哪里算哪里,读到什么算什么,接下去想读什么就读什么。
比如真心爸爸偶尔翻老树画集《花乱开》,提到老树画风受丰子恺影响,就去读了《丰子恺自述》《护生画集》,因为丰子恺受竹久梦二影响,又读了写竹久的《逆旅》,之后又花比较长时间读完了丰子恺翻译的《源氏物语》。
我家两个孩子也一样,看漫画数学书《幻想数学大战》,里面提到印度数学和世界其他地方的数学不一样,就买了印度数学的入门书来读;大人追一本美国火爆的大部头青少年奇幻小说《波西·杰克逊》,其中的一群中学生主人公,是希腊诸神后裔,就买了德国古斯塔夫·施瓦布的名著《希腊神话故事》来读。由奇幻而科幻,三体获奖时,大儿又买了《三体》。说到《三体》,真是很好笑。有一天收到一套,真心爸爸以为是自己下的订单到货了,就收到自己桌上。过两天大儿来问,我买的《三体》到了吗?才发现是大儿下的订单。后来买重的那套,被大儿专门托小儿送到了他们小学的图书馆。
* 这些,孩子越少读越好:心灵鸡汤,名人故事,暴力故事,经典童话,王子公主故事。
心灵鸡汤:阅读是为了学会思考、拥有独立的灵魂、深邃的思想、丰富的精神世界,不是为了满足于肤浅的思想,不是为了获得心灵鸡汤灌溉出来的平面化的精神世界,不是为了不经思考就可以脱口而出那些特别有“哲理”的俗词滥调。所以孩子从开始阅读起,应尽量少接触这类口味极度大众、行为极速快餐化、无需思考就可以得到心灵抚慰的读物。
* 这些,孩子越多读到越好:有助丰富常识的,有助了解生活的,有助自我认知和情感发展的,有助认知社会、历史的,有助发展学习能力的,
有助丰富常识的:对孩子来说,具备他那个年纪应具备的充足常识——生活常识、科学技术常识、安全常识、社会常识……第一重要。缺乏常识的孩子,再聪明、再有学习能力、再多才多艺,也难免会日常生活中磕磕绊绊、拙于应对,甚至面临危险。对于大人,常识也同样重要。
我曾经看到带孩子的家长,在停车场考测孩子认识多少车标。孩子指着一个个车标,答得干脆利落,大人笑逐颜开,大赞“真聪明”。孩子认识多少车标,有什么意义呢?车标满马路都是,但不是常识,如果把教孩子认识车标的时间,换到引导孩子识别马路、公共场所的各种公共标识并准确理解它们的含义上,孩子大人的的时间精力,会有价值得多。
三岁之前,除了事物认知类读物,简单的绘本故事,我们两个孩子阅读 量最多,也最感兴趣的,就是各类常识性读物:
动物和自然常识——各种动物如何过冬,动物如何通过改变颜色和形态进行伪装和隐藏,各种动物习惯吃什么,鸟类如何迁徙,哪些动物是卵生哪些动物是胎生等等;
生活常识——电能做什么,水能做什么,为什么人离不开空气,小宝宝为什么需要晒太阳等等;
安全常识——交通信号灯的含义,为什么要遵守交通规则,为什么不能碰开水,电门、炉灶等;
科学技术常识——饼干、巧克力是怎么造出来的,自来水系统是怎么回事,潮汐为什么能发电等等。
你会发现,随着孩子视野的扩大、知识的积累,他们对常识读物的关注范围也会越来越大,像我们两个孩子,他们一个在小学高年级,一个在小学低年级时,已经开始接触货币与经济、世界建筑、哲学启蒙、语言与文学等领域。
有助于认知社会、历史的:除了历史事件和他们的社会背景,孩子们也关注时事。我们家不看电视新闻,但订阅《新京报》已经有几年,孩子们会翻看其中的新闻、社会等版面。有时大家也讨论一下最近发生的热点新闻事件。
我们很高兴,孩子通过阅读,打开了了解社会、历史的窗口,并从中获得了一些重要的能力。
不简单地以好、坏判断人和事,谈论人物和事件时,他们更多是用描述性的语言——这是个什么样的人,那是件什么样的事,而不是判断性的语言——这是个好人,那是件坏事。
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孩子很重要的启蒙,会奠定她未来思考和思想的基础,比他考多少分,掌握多少才艺技能要重要得多。
今天读的一本书,可能十年后帮到他:阅读不是速效救分丸,是每日维生素:
说一个我家大儿的真实例子。他三年级时,开始学写作文,不想从一岁多就开始阅读的他,在写作文这件事上遭遇了相当大的困难。他就是没办法按照老师对结构、段落、主题的要求,文成一篇仅仅两三百字的作文,每次作业有作文,都要拖延很久,有一次考试,作文竟然交了白卷。
老师很着急,我们也有些困惑,后来仔细想想,他可能对于写作文的事,还没有开窍。所以就跟老师商量,先不急着逼他马上就会写,再等等看。这样一直到四五六年级,我们都不在关注他写作文的事的时候,慢慢地,他写作文好像不太感到困难。现在上了初一,对于要求800字的作文,已经可以非常顺利地完成,完全不觉得有压力了。
再说一段孩子妈妈的亲身经历。孩子妈妈大学读的是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专业。刚开学,室友们讨论高考成绩,六个人,全部数学满分,而这帮中学时都读了不少书,有人能写诗,有人能写小说的中文系新生,高考语文成绩竟然都远远逊于数学、英语、地理、历史、政治成绩。有趣吧?
好书帮孩子构建人生:这让我们想起自己的父母,他们都出生于20世纪40年代,生于农家,最高的教育程度是高中,做普通的公务员、小学老师、医生等工作,家里也没有什么藏书,但在我们的小学时代,他们持续地为我们订阅《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中国少年报》等读物,中学时代,除了订阅《青年文摘》《文学报》等,又想方设法为我们办到借书证,让我们可以颇受照顾地进入县城两家图书馆的书库中去挑选、借阅各种好书。
身为我们那所县城中中学学习成绩上的“标杆式”人物,惭愧的是,我们大量的课余时间,其实并没有像老师后来对学弟学妹们描述的那样,花在勤奋苦读上,而是用于勤奋地在借阅卡上留下名字,那些书,绝大部分和课程毫不相干。那一阶段的自由阅读,让我们直到今天,仍受益无穷。
(读者案:读这一段时,我深有感触。都说读书改变命运,很多家长都是想尽办法让孩子多读书。)
关心孩子阅读的爸爸妈妈,请暂时放下您对成绩、升学的焦虑,只是耐心地引导孩子爱上阅读本身吧。请相信孩子,只要他能够开始阅读,学会从阅读中一点一点地吸收养分,他会在知识面、理解力、逻辑性、专注力、自学能力、学校课程学习上,有长足的进步,而且热爱自主阅读的孩子,他的学习基本上可以做到不用父母操心。
【第八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