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爸妈守则四:平等交流
在一家人能以平等的态度,好好说话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更容易形成自己的见解,更乐于表达自己的主张,也更懂得倾听别人,尊重他人的见解和主张。
同时,孩子在日常与爸爸妈妈的充分交流中,也可以获取更多认知、经验,获得更强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完成最初的心智启蒙。
* 你和孩子有交流吗?
案例(原文有点长,读者整理):三岁左右小姑娘头不小心撞到了围栏上,哇哇大哭。孩子妈妈正在排队,听到哭声,赶紧回头看“怎么回事?撞到哪了?怎么那么不小心?”
孩子继续哭,妈妈继续问:“撞到头啦?疼不疼?”
孩子还在哭,妈妈再问:“这儿疼?还是这儿疼?”
队伍渐渐前行,站在地上大哭的小娃和围着孩子头左看右看的妈妈被落在后面。大约两三分钟后,孩子妈妈才抱着孩子赶上来。
孩子还在哭,妈妈在责备:“这会知道撞疼了吧?下回走路看着点。”
孩子撞疼妈妈哄的场景是在太常见了,但眼前看到的事,莫名地让人觉得有点不对劲儿。(读者:案例中是我熟悉的场景,并没有觉得哪里不对劲儿。)
对于小女孩,她彼时彼刻的感受无疑是糟糕的,被撞疼,而且还因为突然被撞疼受到了惊吓,她需要的是什么?是妈妈的同情,“哦,宝贝撞疼了”;还有妈妈的安慰,“不怕不怕,妈妈在这里”。如果妈妈表示理解她的疼痛、惊吓并且安慰了她,孩子不会为小嗑小碰委屈地哭好几分钟之久。而那位妈妈,关心的显然不是孩子的感受和需要,而是“孩子不小心撞到”这件事本身,不但没有理解孩子的疼痛,还问“疼不疼”、还责备孩子的不小心、告诫孩子下次小心。(读者:读完才理解作者为什么觉得不对劲儿。关心家人感受和关心事件本身是有差别的,但说实话,身边见到的最多的是关心事件。)
* 交流钟互换,重融合。通常是相互之间交换对方尚未掌握或者尚未了解,或者希望对方更清晰了解的信息、思想、情感,并希望通过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对交流双方来说,说服对方的以为都很淡,不像沟通那样,有相对明确的目的性。
* 有表达,有回应,才能构成有效的交流。
* 建立爱意小节目:每天一家人围坐的晚餐;周末的外出聚餐;庆祝孩子放寒假的小礼物;圣诞节来自“圣诞老人”的礼物;爸爸妈妈出差带回来的好吃的好玩的;晚上孩子入睡前的晚安;孩子放学“今天在学校过得好吗”的小问候;互相分享各自看到的好玩的事;互相将笑话;一家人之间独有的亲昵小称呼;偶尔把孩子当成小婴儿来哄一哄…… 这样的“爱意小节目”,只要有爱、用心,很容易发展出很多。相信亲子之间共享的这些“爱意小节目”,不但是亲子交流的重要部分,更是孩子成年后的美好回忆。
* 好言好语说给娃:孩子打破杯盘、弄脏弄坏了衣服,我们也同样说“没关系”。如果是打破杯盘,会马上问:“伤到手吗?扎到脚吗?”《论语》中有故事,“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我们希望孩子从小就知道,和任何东西相比,人都是最重要、最宝贵的。
* 我觉得你说的有道理:和孩子讨论问题,孩子说的特别好,我们会说:“你说得对,我也觉得是这样”。如果孩子说的还有可商榷之处,我们会说“我觉得你说的有道理,你可以再找找资料,翻翻书,说不定又有新看法。”爸爸妈妈和孩子讨论越多,孩子越喜欢接触更多知识,这一点,我们深受其益。
* 伤娃的坏话不出口:我不喜欢你了:“你在如何如何,我就不喜欢你了!”孩子遭遇这样的话,实在太常见了。经常“不被喜欢”的孩子,很难感受到被爱、感到安全、感到自信。要么变得胆小、自卑,要么慢慢“学乖”,一味迎合大人。这对孩子人格的健康发展非常不利。
那么就不要说“不喜欢孩子”,而是就事论事。“妈妈不喜欢你这么做”、“爸爸不喜欢你说脏话”。是不喜欢自己,还是不喜欢自己做的某事,这里面巨大的语义差别,孩子完全能够理解。
* 跟你说多少遍了,还记不住:孩子就是孩子,要慢慢成长,父母除了爱、陪伴,还要有耐心,有耐心看孩子犯错、有耐心等孩子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有耐心和孩子一遍一遍讲那些自己早就懂得的道理,有耐心等孩子慢慢成长。
* 作平等有趣认真的对话者:为什么有的孩子在家里话多,有的孩子在家里话少呢?应该还是和大人在家里与孩子的沟通方式相关。我们的体会是,如果达人从孩子小时候起,就认认真真和孩子说话,在和孩子对话时保持专注、倾听,表现出兴趣并做出积极的反应,大人之间经常聊天、讨论,大人能做到和孩子聊天时不打断、不反驳并适当推进和引导话题,孩子会更乐于和爸爸妈妈说话、聊天。
* 和小婴儿认真说话:在小区里走动,经常看到推着婴儿车一言不发的大人和坐在婴儿车里不“说”不笑不哭不闹的宝宝,也能看到带娃的大人们凑在一起聊得热火朝天,把各自带的娃“晾”在一边,让娃百无聊赖。
这有什么不好吗?难道还让大人和小孩子边走边聊?对,就是边走边聊。孩子小的时候,只要和孩子在一起,我们就会认认真真地和孩子说话。小婴儿也是有自己感觉、认知、情感的独立的小人儿。事实上,大人和孩子说话越多,孩子越会表达自己,不会说话时用表情、笑声和肢体活动,学说话、会说话了,孩子就会开始用语言表达。
* 培养全家的清谈时光:或是晚餐时间,或是周末全家外出就餐时,或是在上下学的车上,孩子们会发起和爸爸妈妈的聊天,话题从学校发生的事、他们正在看的书、网上的某个段子、广播里的某段相声,到希腊诸神、人会不会转世、美国到底有没有登上过月球,天上地下,无所不包。孩子会分享他们的故事、发现和观点,大人们也贡献自己的观点,并且分享自己了解但孩子们还不知道的故事、知识和观点,一家人你一句我一句,经常能聊上半小时、一小时,孩子大人都非常享受这样的时光。
其实大人们大多会有一两杯小酒、三两盏清茶,与好友随意谈天说地的体验,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把这样的体验引入家中,在夫妻之间、爸爸妈妈和孩子之间,做一段话题随意但对话认真的清谈。常常是孩子忙作业,爸妈各自忙工作或者家务,一家人天天在一起,彼此无比熟悉,却无话可说或无暇聊天。
我们家的体会是,如果爸爸妈妈之间经常聊天、讨论,孩子们会跟容易和爸爸妈妈聊天讨论。我们两个人经常会在孩子离开晚餐桌后,不急于收拾餐桌、厨房,而是倒上一两杯小酒,讨论家事、工作或者闲聊,有时更是关于人生、幸福、心灵、宗教、社会等大话题的纯清谈。对于夫妻,这样的聊天是增进了解、加深理解、增进默契、减少矛盾的有效方式,对于孩子,爸爸妈妈这样心平气和的聊天,也是一家人好好说话、认真说话的示范。
* 只要爸爸妈妈摆出了以洗耳恭听的态度,孩子们在不感受到作业压力的时候,会特别愿意打开话匣子,和大人们分享他们故事和发现,在享受一大段随意的清谈时光之后,他们会表现的特别轻松、满足,甚至做作业的效率都会大大提升。
* 和孩子聊天三例:
每次这样的聊天,都会让大人惊喜地发现,原来孩子们在看似随意的阅读中,已经慢慢建立自己的知识库,对事物的看法,还有自己的思考,而他们对于可以和大人讨论自己的世界里的故事也很满意。
【第五章完】
第六章 和孩子建立自主规则
* 娃的事务娃做主:我们两个孩子都很早上幼儿园,孩子上幼儿园时,我们所做的,就是每天按时接送,孩子在幼儿园的活动,只看老师每天写回来的记事本,不会向老师不厌其烦地打听,也不会对孩子百般指导、叮嘱。
* 在家中的个人活动:在两个孩子不需要帮助穿衣、洗澡之后,他们在家里的所有个人活动,起床、穿衣、洗澡、洗漱、玩玩具、做作业、周末玩电脑(时间有限定,早就和孩子商定过),我们都是由孩子自己安排,不在后面督促“快起床”“快穿衣服”“该洗澡了”“作业做了没,别磨蹭”。
这样,孩子在家中同样自由自在。四个人待在家里,完全可以做到各做各的事,自得其乐,不需要相互纠缠打扰。
* 衣食:我们不会在餐桌上要求孩子吃这个、不吃那个,不把认为孩子要吃的菜堆到他碗里。只要家里有食材可选,做饭前,我们都会问孩子想吃什么,万一家里食材做不了孩子想吃的,我们也会告诉孩子:“现在家里没有某东西,过两天买回来再给你们做好不好?”
让孩子自己提想吃什么,可能有的读者会觉得没有必要,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有二:一是让孩子在家能吃的更愉悦,二是让孩子了解一些厨房事务,为他们未来独立生活做些准备。
* 外出和假期旅行:去哪儿玩,也是孩子说了算。他们有一个北京博物馆的小册子,曾经每周挑选一个自己想去的博物馆;后来博物馆去的多了,改去公园,也都是自己挑好公园。有一段时间,他们对中国科技馆百玩不厌,去了不下十次,大人实在没兴趣每次跟着跑了,进去后就约好见面地点,放他们自己去看上一两个小时。
* 在孩子个人事务上,爸妈常犯的错误是“全面控制”,大事小事,全都不能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理由是“你不懂”“你不会”“你弄不好”“我是为你好”。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孩子事事都依赖大人,大人每天伺候孩子的各种琐事,忙得不可开交。好多爸爸妈妈觉得带孩子特别累,也正是累在这里了。
* 其实爸妈在孩子的个人事务上学会放手,孩子大人都会受益。孩子会逐渐养成生活、学习上的自主性,自理能力会得到充分锻炼,而爸爸妈妈则会生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对孩子成长更重要的事情上——学习教育孩子的理念、关注和孩子的沟通、培养孩子的重要素质、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等等。
* 与娃相关有商量:比如为孩子房间添置家具或者调整孩子房间的布局。这跟孩子关系很大,要征求孩子的意见;但挑选什么材质、多大尺寸的家具,怎么摆放才既方便使用又不占用太大空间,显然不是仅凭孩子的生活经验就能做出合理决定的。
再比如孩子学音乐,要挑乐器。乐器通常价格高,而且使用时间长,即便是爸爸妈妈,也需要搜集更多专业的资讯来做出选择,所以也不能全部交给孩子做主。比较好的方法是,爸爸妈妈事先做好准备工作,大致确定在什么规格、什么价位中选择,然后和孩子一起在这个范围内挑选孩子更喜欢的。
* 家庭要事不参与:要不要生二孩,对于大人来说,都是需要反复思考、综合方方面面的条件做出决定的家庭大事。最好的步骤是,爸爸妈妈先商定到底要不要生,再商量好如何告诉大孩子,如何说服大孩子接受。
除了生二孩,买车、买房的复杂程度也超出了孩子的能力,应该由父母做出决定,孩子无需参与,更不可主导。
有的家庭,孩子自己的事,不让孩子做主,理由是孩子小;但家庭要事,却允许孩子参与甚至深度介入,理由是孩子是家庭一员,这些事与孩子相关。这是在是混乱的双重标准。
* 爸妈事务不干涉:爸妈吵架,孩子不可介入;爸妈过不下去要分手,孩子不可介入;妈妈爱买衣服,孩子不要管;爸爸聚会时喝不喝酒,孩子不要管。听说过很多孩子方方面面“管束”大人的事例:查看爸爸妈妈的手机,以确认它们没有做伤害家庭的事情;要求爸爸妈妈出门必须什么时间回来,否则就声称不让进家门;在爸爸妈妈发生争执时,加入妈妈阵营指责爸爸,或者加入爸爸阵营指责妈妈;要求爸爸聚会不可以喝酒,巴拉巴拉讲一大堆喝酒如何如何不好的道理。(读者:这样的粑粑阵营、妈妈阵营,大人教孩子去说服另一半不吸烟、不喝酒的现象,好像很普遍诶。)
这很不好。任由孩子如此发展下去,培养的不是能自己做主的孩子,而是不懂得尊重别人、分不清自我和他人的界限,而且有强烈控制欲的孩子。他长大后会是不懂得尊重爸爸妈妈的儿女,不懂得尊重伴侣的丈夫/妻子,不懂得尊重孩子的爸爸妈妈,而且会试图将家人的一切,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让伴侣和孩子都生活得非常痛苦。(读者:我想说,作者夫妇都是自制力强的人,女的不会因为只知道买买买,男的不会聚会喝酒喝的烂醉如泥。所以他们不会教唆孩子干涉对方。如果真的是那种自制力不好的家庭,有些问题很难免了。)
* 培养自主有方法:
从出生开始,照顾孩子需求和意愿:关于喂奶,我们的方法是,想什么时候吃什么时候吃,想吃多少吃多少。我们不记吃奶间隔,也不记每次吃奶时间,只要孩子不自己吐出妈妈乳头,就一直让他吃。
为什么要这么喂孩子?这还的感谢我们在孩子出生前就看到的一份文档——《国际母乳协会关于母乳喂养的建议》。这份文档对母乳喂养给出了非常详尽的指导,我们就是按照这些指导,分别在真心妈妈32岁、35岁时,在两个孩子身上,都成功实现了不添加任何奶粉、只按照月龄增加辅食的纯母乳喂养。两个孩子一个吃到满12个月,一个吃到满11个月,都是因为热爱上自己吃饭,没有经过任何断奶程序,自然放弃吃母乳的。
提供可选项,让孩子自主选择:从吃辅食开始让孩子自己选择吃什么,看似非常简单的小事,其实是日后非常有用的育儿“技术”,它让孩子从很小的时候起,就学会发现自己的意愿,并根据自己的意愿做出决策;让爸爸妈妈学会尊重孩子的意愿和选择;培养爸爸妈妈与孩子商量孩子个人事务的习惯;避免大人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减少可能发生的冲突与争执;避免孩子因为需求和意愿不断被压制产生任性和执拗。
按照我们的经验,只要提供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选项,孩子一个都不选、提出选项之外的要求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宝贝,咱们家现在有鸡蛋、鱼、虾,你今天中午想吃鸡蛋羹呢,还是蒸鱼肉呢,还是炒虾仁呢?”
鼓励孩子参与和主导自己的事:孩子对自己喂自己表现出强烈兴趣,就把喂饭权力交给他,让他做儿童椅,把吸盘碗固定到座椅小桌面上,围好围嘴,开吃吧!想吃多少吃多少,想吃多久吃多久,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这样做的代价无非就是孩子把自己糊的满脸食物,那有什么关系,回头洗干净好啦!放下喂饭的烦恼,你看到的是一个自己努力喂饱自己的小娃,那场景多好玩!
孩子要自己吃饭,就给他勺子;他会更早学会自己吃饭;孩子在你给他穿衣服时抢衣服,就给他衣服,让他自己尝试穿,孩子会更早学会自己穿衣服。只要孩子对参与和主导自己的事情发生兴趣,大人都要鼓励他,而不是以“你还小,自己弄不好”为由来制止他,这样,孩子自主、自理能力就从小得到充分发展。
孩子自主遇到困难时,大人给建议不包办:我是选这个呢?还是选哪个呢?当孩子在不同选项之间拿不定主意时,大人可以为他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其他的思考角度,也可以给出建议,但是不能直接替孩子做决定。
我们也不会在心里预设一个有倾向性的选择,然后引导孩子就范。这样,孩子会觉得很挫败,觉得大人根本就不关心自己的想法,也并非真的想让我做决定,之后孩子自己做主的兴致就会大大降低。而自己没有主意的孩子,往往需要大人操更多的心。
如果真的觉得孩子的某个决定大人配合起来会有困难,不妨直接告诉孩子。比如选择假期目的地,可以告诉孩子:这个假期咱们只有三天时间,而且你们还需要留些时间写作业,所以去不了太远的地方,咱们就在这几个近的地方中选好不好?这样,会帮助孩子建立“可行性”的概念,他将慢慢学会,在自己做决定时,考虑这个决定是否可行,而不是只管“我愿意不愿意”“我想要不想要”。
教会孩子与内心对话
《小明和猫王》的故事,感谢这部动画片,让孩子有一个契机,直接接触到个人成长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学会面对自己的内心,和自己的内心对话。
多年前,我们有一位年轻的下属,就曾经遭遇无法面对自己内心的困境,我们和她做过深入的沟通。她在我们这工作了好几年,一直非常努力。突然有一段时间,我们发现,她整个人的状态都不对劲儿:对布置的工作任务,开始挑剔,经常流露不满;对同事,变得特别苛刻,甚至每周打好几次电话,向我们投诉一位怀孕的同事如何偷懒不干活,如何效率下降;和其他同事沟通,负面情绪也变得特别多。我们觉得可能使他的内心有些困惑,但一直没有下决定深入谈谈。
后来有天晚上,真心妈妈和她为一桩具体工作通电话,有意识地谈到了面对自己的内心,告诉她:我没觉得你最近的状态,可能和一些内心的困惑有关,你的矛盾心态,已经流露的非常明显,而你自己却不知道。身为年长的同事,我觉得有必要提醒你面对自己内心深处的一些东西,好好地跟自己的内心说说话,问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到底为什么?有什么需求还没有满足?没有跟自己的内心对话,内心就会开始跟你的行为作对,然后把这些矛盾冲突一点一点地显露出来,弄得你不知所措。这样的状态,有时候自己不觉得,别人却看得见。有时候自己觉察了诸多矛盾困惑,却往往不敢去向内心找原因。如果觉得在这里不能满足了,不妨考虑尝试下别的企业或者别的行业,给自己一个机会。毕竟呆在那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能不能获得满足感,能不能获得内心的平衡。
后来那位同事又纠结了大半年的时间,终于决定放弃她仍然表示很喜欢,但实际上内心对环境、人、事都已经很厌倦的工作,转换职业轨道。我们为她做出这样的决定感到高兴,同时也有些惋惜,如果她能早一些和自己的内心对话,早一些明白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就不必将一年多的时间,浪费在无畏的纠结上了。
告诉孩子,你是你自己:我们希望孩子知道,你是你自己,别人如何做、大家如何做、别人怎么看、大家怎么看,都与你无关,你没有必要为了他人的评价去决定你做什么、不做什么、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
你认真做事,是因为认真做事是你自己的内心准则,你不能接受自己不认真做事;你善良、你守规则,是因为你自己认为善良和守规则是美好的价值,和自己是否被评价为“好人”无关。
问孩子“你怎么想”:孩子习惯了“我想”,而不是看别人怎么想、问爸妈怎么想,会更容易面对、接受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当然,父母也要做好思想准备,这样的方式,会培养出一个不会刻意委屈自己迁就大人的,“主意很正”的孩子。我们认为,为了孩子长大后成为清楚自己所求、不纠结的孩子,大人承受孩子的坚定、不迁就,是值得的。
独处时一种重要的能力,独处时间也是一个人离自己的内心最近的时刻。有时候把一些纠结的小事,反复想想,问问自己“到底是怎么想的”,是不是有些自己不愿意承认的东西在影响着,然后慢慢地,就豁然开朗了。
* 不借助任何“天意”做选择:在我们家,孩子大人做任何选择,从来不借助任何“天意”,不抛硬币,不数叶片,只问内心:我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面对内心,和内心对话,是一种自我的心理训练,也是心智成长的必要途径。一个人只有具备直面内心的能力,才能获得坚定的内心在力量。这种训练,如果在成年后进行,那将是非常痛苦的过程,而从孩子小时候起,爸爸妈妈就着意培养,可能会让孩子的心理成熟之路,走得更加顺畅。
【第六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