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陈老师上课通知已是一周后的事了。武至烨可以说是因为喜欢陈老师的教学风格和为师之德,才开始喜欢经济学这门课程的。听到有这么一个机会可以聆听国外教授上课,而且还是经济学领域的专家亲自授课,这让武至烨非常期待。
课程定在晚上,避开了学生正常上课的时间,这也是为了方便学生来上课。由于只有两周的访问期,吴教授的课程排的非常满。
周一晚上,本来有实验课,武至烨想都没想,直接没有去,径直去听吴教授的课。进了教室,就看见一位留着短发、衬衣领带,带着金丝眼镜的中年男子靠在第一排的桌边,和几个同学交谈着。
武至烨正要经过这名男子时,听到了一句问好声。武至烨倒是愣了一下,赶紧做了简单的回应。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心想这八成就是来访问的吴教授了吧。
不多久陈老师也来了。趁着上课之前,陈老师向大家介绍了一下新老师。武至烨才了解了一点情况。
原来这位中年男子就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教授,是一位美籍华人,在杜克大学执教。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家从台湾迁居加利福尼亚。此次回国参加交流,是中美教育部的一次联谊。旨在加强教育合作,推动共同办学。
吴教授上课讲一口纯正的美语。幸好武至烨之前参加过学院的双语教学,尽管如此,一些专业性太强的词汇和语法,一时之间还是很难马上理解。不过好的一点是,吴教授上课特别喜欢提问,也非常鼓励大家提问,一旦发现学生有没有理解的地方就会再仔细阐述一遍。
教学全程使用多媒体教学,吴教授基本上不用板书,但是上课非常有活力,经常手舞足蹈,形象地去比划自己要讲述的内容,还会用一些特别有趣的比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往往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武至烨注意到课堂后的摄像机,原来这门课程将作为公开课录制下来,供其他同学自学。
武至烨注意到,陈老师几乎每节课都会来听课,一方面是陪同,另一方面也是汲取教学经验吧。这一切让武至烨愈发觉得机会难得。
连着几天上课,信息量非常大,加上习题巩固,课后看书思考,解决了好几个之前苦思不解的问题。这让武至烨心情非常开心。
这天,正在绘声绘色讲课,吴教授需要向同学们指明课件中的重点,由于投影屏幕比较大,吴教授够不到,找了半天也没找到激光笔,左看右看,灵机一动,拿起自己的雨伞才指到位置。同学们都为吴教授的机智一笑。连吴教授也调侃自己找到了一个好的“pointer”。就是这么一个不拘一格的教授,把丰富的知识、灵活思维方法带给了这批年轻的学生。
吴教授一丝不苟的讲课风格给武至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程中非常细节的地方都会提及,重要地方会提示同学们勾画出来。天气炎热,有时候吴教授满头出汗,也没有见他扯下领带,解开扣子。给人一种非常专业、敬业的感觉。
周三下午没课,武至烨出去买墨汁,前一段时间练字,早把墨汁写完了,一直没有去买,平时路过文具店也忘了这件事。今天想写字才发现早就没有墨汁了。
练字是武至烨坚持多年的习惯。虽然一直断断续续,但始终没有放弃。这个习惯完全得益于父亲武远扬小时候对他的教育。刚读书的时候,武远扬每天都会监督武至烨写一篇书法,并给出评分,于是从小就养成了这个习惯。上大学了,时间多了,武至烨练得也多,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武汉大学南门有一条小小的街道,叫劝业场。对很多武汉人来讲,可能根本不知道这条名不见经传的街道,但对武汉大学的同学来讲,就再熟悉不过了。鳞次栉比的电脑城,琳琅满目的百货店铺,惊险刺激的电玩城,南北特色的饭店餐馆,堪称是武汉大学学生吃喝玩乐的天堂,这里也被戏称为“堕落街”。
劝业场的文成文具店是武至烨的常去之处。武至烨这个人有点恋旧,一旦认准一个品牌,就会一直坚持选用,商家也是这样,只要比较实诚的,武至烨认准一家,就会长期去那一家。
走进文具店,武至烨对带着眼镜算账的老板说:“老板,两瓶一升的一得阁,一刀红星纸”。
“红星纸是要多大的啊?这有好几种尺寸。”老板边说边指给武至烨。
“就要这种尺寸最小的,太大回去还要裁,太麻烦了。”武至烨翻看了一下,取了一刀二尺的棉料纸。
算好账,老板将纸墨包好。拿着纸卷,都走出了文具店,武至烨突然想起了吴教授,他在讲台上用长柄雨伞代替教具的那一幕清晰地出现在武至烨的脑海里,虽然是临时一用,但不能做长久之计。武至烨没有多想,顺口问了老板一句:“老板,有没有老师上课用的激光笔啊?”
“有啊,你要哪种呢?”说着,老板打开柜台,一排排激光笔整齐放置。老板拿出一支,拉出前端,一支一尺多长的教鞭就出现了,使用起来非常的方便。武至烨接过来试了一下,激光指示功能也没问题,足以指示投影屏幕上最远的距离了。对这么好用的教具还是非常满意的,买下一支送给吴教授,也算是对吴教授工作的谢意吧,武至烨心里这么想。
晚上上课,武至烨就顺便带着这个小小的礼物去了教室。吴教授有早到的习惯,总是会在课前和同学们聊聊天。
到了教室,就看见吴教授和几个同学聊得很开心,武至烨和吴教授打了个招呼就坐下了。翻开课本,看看今天将要讲的内容。到课间休息时间了,武至烨走到吴教授身边,说明了自已有个小礼物送给老师。
吴教授一听就说自己是不能收取学生礼物的。武至烨解释了半天说这只是一个教具,方便教授教学的。吴教授一听就有了兴趣,亲自拆开包装盒,现场试验了一下,非常开心,很乐意就收下了这个小礼物,连连向武至烨感谢。武至烨见他收下,感觉非常开心,这样,也有利于提高课堂效果。
这个教具帮吴教授解决了教学时内容指示的问题,充满热情的吴教授可以在教室随意走动,并能指示到投影屏幕上任何地方,保证能够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偶尔眼神交流,武至烨明显能感觉到吴教授的眼神中带着一些赞许。
课程时间并不长,很快就到了尾声,通过这门课可能并不能学习太多知识,但是吴教授将一种严谨、细致的学风带给这些学生,这一点让武至烨觉得很有帮助。这种严谨、细致的作风也逐渐在武至烨的心中扎下了根。
课程结束,吴教授邀请参加课程的同学周五聚餐。但周五晚上武至烨照例是要去给家教上课的,因此决定聚餐就不去了。
没多久吴教授发信息过来,邀请他参与,武至烨就实打实解释说有事,谢谢他的邀请。
正给孩子复习功课,手机震个不停,一看是陈老师打来的。叮嘱孩子继续,武至烨走到门外,接通电话:“喂,陈老师您好,您找我有什么事呢?”,武至烨压着嗓子说道。
“小武啊,吴教授邀请了我参加聚会,还有同学们也都会到场,你能来吗?吴教授发信息我,让我给你说一下”陈老师在电话那头说道。
武至烨有点感动,这吴教授还真是执着啊,忙回道:“陈老师,吴教授发我信息了,我已经回复他了,今晚有家教去不了”。
“是这样啊,家教几点结束呢?我看这吴教授对你很重视,特意发信息让我通知你,他也马上要回国了,能抽时间见见也好,权当送行了”陈老师劝说道。
“还有半小时结束,预计回学校就要一个半小时后了”武至烨说道。
“你不用回学校了,今天带吴教授来参观黄鹤楼,晚上是在临江大道附近的古巷人家,你看看远不远?”陈老师提醒道。
“临江大道?我就在临江大道边上的小区上课,应该离得不远,那就来得及”武至烨一听,觉得可以去参加下聚会。
“那就行,我们也是刚刚到,你结束了过来就好”陈老师嘱咐道。
挂断电话,武至烨坚持把作业辅导完。一结束,就直奔古巷人家。找到包厢,武至烨合什告歉,示以抱歉的微笑,见有空位,就顺势坐下。
吴教授正在给大家签字,武至烨一问才知道,今天吴教授要送给大家每人一本中译本的经济学著作。
大家排着队,依次领取,武至烨也按顺序排队。吴教授一丝不苟签完名,抬头把书递给武至烨,“啊,武,你过来了,我以为你今天不来了”吴教授一看是武至烨,欣喜地说。
“感谢您的热情邀请,我很荣幸能参加这次聚会,也谢谢您的书”武至烨礼貌地说。
“不要这么客气,你是个聪明的学生,也是个善于关心别人的人,我也要谢谢你的礼物,才能达到这么好的课堂效果”吴教授微笑着说道。
“您客气了,希望您以后多来我校上课,我们都很喜欢您的课”武至烨由衷地说。
“我也觉得这种交流机会很好,有机会我一定还来”吴教授认真地说。
武至烨看后面还有同学排队,跟吴教授打完招呼就径直回到座位,揣着沉甸甸的书,感觉这次外教课,真是收获不少。
(第一章第八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