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第一场讲座是河南大学杨亮教授带来的专题讲座,有两个主题,一个是《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知识转化与课堂范式重构》,一个是《核心素养下的大单元教学的应用研究》。杨教授讲课风趣幽默,用通俗易懂的话把深奥的专业知识讲的深入浅出,会场上时不时的回荡着老师们的笑声。
一、课堂范式重构
基于学科实践的新型课搭建
事实课—概念课—规则课—原理课—动力课—策略课
单元教学设计模型6+1程序:立目标→联内容→定任务→变课时→选方法→忧结构
二、大单元教学
“大单元教学”并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模式,更多的则是体现出单元整体的教学思想。“大”是指核心,所谓核心是指“高位”,一是指教师要能居高临下,从整体上把握教学,二是指在单元中需要一个高位的主题或是一个核心概念来统领单元内容。大单元教学中的“单元”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学情和教材确定的学习单元,它源自教材又高于教材,是对相关教材内容的整合和重组,最终形成一个以单元为单位的整体。
杨老师梳理了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昨天李国胜老师也提高了。作为一名小学老师,不能只知道自己学科的核心素养,要了解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我梳理如下:
语文: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 思维能力 审美创造
数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英语:语言能力 文化意识 思维品质 学习能力
道法:政治认同 道德修养 法治观念 健全人格 责任意识
科学:科学观念 科学思维 探究实践 态度责任
体育与健康:运动能力 健康行为 体育品德
信息科技:信息意识 计算思维 数字化学习与创造新 信息社会责任
艺术:审美感知 艺术表现 创意实践 文化理解
劳动:劳动观念 劳动能力 劳动习惯和品质 劳动精神
大单元教学有哪些价值呢?
1.大单元教学有利于改变碎片化单篇教学的知识点内容重复、无系统性的问题。部编版教材丰富了教学资源,同时教学内容也焕然一新,可以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2.在大单元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方式进入课堂,带着一种主动求知的心态,在整个探索的过程中形成一个认知的闭环,完成真正的学习。
3.大单元教学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夯实基本功,促进教师终身学习、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这样教师对教材文本的解读才能深刻。
关于大单元具体实施建议,杨教授给出了四条具体的措施:
1.嵌入真实情境,促进深度学习
2.设计任务活动,转变学习方式
3.形成问题轴线,学会问题解决
4.结合线下线上,开拓教学形式

第二场讲座关于读懂学生的,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不同方面理解学生,感觉讲的中规中矩,很多老师都没怎么听,收获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