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是一种谈话战术,通过这种战术谈话的人通过预测谈话走势来规范谈话内容和方向,达到在谈话中取得优势的目的。
在一些场合里,我们不想话题被带跑偏,但往往因为沟通能力不足显得十分无力。我们会发现,无论我们如何扭转话题,经常也无法使谈话对象的关注点聚焦在我们想要他关注的地方,这导致我们的谈判或者沟通徒劳无功。
制约战术包含3种方式:
1、丑话说在前头。人都有心理预期,所以,不要承诺做不到的事情。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对谈话对象提前说出最差的可能,然后争取做到比这个情况好一些,那么,对方反而会有一种惊喜的感觉,心里也不会太怪罪我们。就是传说中的“打一巴掌再给颗糖。”
2、给对方一个选择,先听坏消息还是好消息。当遇到的问题对方可能不太容易接受的时候,分解这个消息的好与坏的两个角度,然后给对方一个选择。选择的过程,会让他忽略坏消息带来巨大心理冲击。
3、我比你更了解你的心。其实有点像“说别人的话,让别人无话可说”的概念,我们把对方想说的话,想达到的目标都说出来了,并表现出我们比他还想达到这个目标的时候,对方自然也无话可说,无罪可怪。
有时候我们很想达成某个目的,或者在一个机会中我们很想好好谈一谈我们想传达的内容,就可以用到制约这种谈话战术。
作者用2个制约战术谈话的例子,生动的展示给我们看制约战术对谈话走向的把控力,以及所取得的压倒性谈话优势。
如果能够熟练掌握这个沟通战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很多重要场合,可能会让我们更加高效地掌握谈话想达成的目的。
如果不懂得这种沟通技巧,可能大多数时候只好做应声虫,人家说什么我们也只好被牵着鼻子走,完全无法掌控谈话的方向,对达成沟通目的而言难度更大。
有观点认为,愉快的谈话氛围,好的关系联结,让感觉好起来,能够更好地让对方达成我们期待的目标。过于强势的谈话方式,会让对方感受到被掌控的不愉快感,反而无法达成目的。比如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如果总是用这种方式沟通,孩子会认为我们不尊重他,也不倾听他的真实想法,可能会产生抗拒心理。
这种战术适用于我们遇到一些情况,我们特别想要完成目标的场合。日常的漫无目的闲谈不在此列,也不适用于与领导、长辈之间的沟通。
人有从众心理,跟风心理,所以,当你打开话题,掌握谈话的方向时,大部分人会趋于跟着对方的话题走的状态去思考,去表达,去融入。如果刚好谈的是对方感兴趣的方向,说不定还有可能觉得酒逢知己千杯少。
其他领域认为,好的关系应该是倾听比表达更重要。二者之间的最大的区别在于,一个把对方的表达需求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一个则把自己的表达需求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有一次,我们一群人在一起进行育儿书《孩子:挑战》的阅读交流。当时我作为读书会的主持人在好几次里,有深深的无力感。
我们的规则是,每个人分享5分钟,这五分钟的分享必须与阅读的书目有关,或者与技能点有关。然后,总有那么一两个宝爸宝妈,在分享阅读内容的过程中,话题跑偏,开始大聊特聊他的孩子,他身边谁谁谁的孩子怎么样,这些内容无一与我们的书或者技能点相关。而我是个取悦型的人,总是不忍心打断他们的畅聊,结果就是,时间也超过了,别人听得不耐烦,分享的内容也无意义。真是无比挫败。
如果当时我能够应用到制约战术,我应该这样表达:
各位来参加读书交流会的家长们,感谢大家的到来!在交流会开始之前,我想宣布两个消息,一个是好消息,一个是坏消息,大家想先听哪个?
坏消息是,我们的交流会规则今天起将更加严格,对大家的分散式分享内容会及时叫停,到时候可能会让被叫停的家长不愉快哦,因为我们的目的是有效分享与收获;
好消息是,我们的读书会将因为这个规则,更加的聚焦主题,让大家都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收获到最多的大家为之而来的育儿内容。
我需要先宣布一下本次交流会分享内容的规则:1、为了保障每个人都有分享的机会,我们确定了每人分享5分钟的规则,我们会有专门的人计时,无论你是否分享完毕,计时铃声响起,请停止分享,所以,请尽量分享精华,不要聊无关话题。2、如果我们当中有人分享的内容与本次主题无关,而时间未到,我将做一次提醒,如果提醒后仍然无法聚焦分享主题,则请参与者先暂停思考片刻,等待下一轮的分享机会。
设想一下下周将与客户对稿件的场景。
我:林教,片子的初稿我们在五一假期中赶出来了。根据省厅的要求,我们片子的开头是形象片的方式,中间部分是介绍城市的经济基本情况,然后进入经侦的日常工作,部分案件用对话带过,部分案件用画面展示,基本已将经侦的主要内容覆盖;中间的后半部分为了体现经侦的数据警务,我们用了一些科技特效来渲染;再看一下片尾,回到了开头的形象片形式做个自然收尾,您看一下,有哪些地方与咱们的计划不一致吗?特别是数据警务这一块,因为省厅不允许体现具体内容,我们只能用虚拟特效来烘托,原定的民警与家人照片没有拍摄,是因为民警们认为常与嫌疑人接触,家人不适合对外。(讲述)
客户:好,我来看看片子,主要还是要省厅满意。
我:您说的没错,片子前期的大部分内容也都是省厅在把关,我们也一直是以他们的意见为最终方向在执行。(迎合)
客户:感觉片子看下来没有特别顺畅会不会?没有表达出我们的特色!
我:您的意思是说,片子的风格从形象片到宣传片又夹着对话剧情,所以看起来不太顺,我这样理解对吗?您想想看是不是这样,我们最开始的时候做的方向是微电影的剧情方向的,后来省厅要求既要形象片又要宣传片还要有剧情,要求各种融合,文案和画面都是经由省厅的意见做的,这个片子最后只能做成这种杂糅的风格,我这样有说明白吗?(解释)
客户:但你们是专业的呀,怎么被我们带着跑了。
我:谢谢您的认可!我们确实是专业的,灯光设备、人员配备、拍摄、现场指导、配音、调色、后期剪辑,每一样都是我们在执行,唯一经由你们确认的就是文案和拍摄的内容,对吧?片子里到底要做些什么,展示什么工作内容等等,这些也只有你们专业的人才明白,对吧?所以,我们在执行方面是专业在执行,同时,片子的方向是由你们来确定,我们也根据队长的签字确认内容来拍摄,所以,我们的片子没有跑偏,的确是按照咱们的脚本来拍摄的。(叙述)
客户:你要这么说,那只能看看省厅的意见了。
我:是啊,我们其实比您还期待得到省厅的认可,毕竟我们是完全按照省厅的意见来制作这个片子的,他们的满意对我们至关重要!同时,我也有点担心,他们对于片子的想法经过这段时间的沉淀,是不是又有了新的想法?如果想法改变,看法就会改变呢。时间这么紧迫,如果省厅那边出现意见反复的情况,补拍的工作量会非常大,对咱们民警的拍摄需求也会增加,您一定也不希望出现太大篇幅的更改吧,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处理才比较妥呢?(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