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第二十三讲:《孙子兵法·九变篇》第一二段精解——为将之道与应变之智

《孙子兵法》第二十三讲:《孙子兵法·九变篇》第一二段精解——为将之道与应变之智

今天继续来聊《孙子兵法》。从这一讲开始,咱们要进入一个新的篇章——《九变篇》。这个"九变"可不是说只有九种变化,而是说变化无穷,为将者必须懂得随机应变。今天咱们要讲的是《九变篇》的第一二段,这两段话可谓是《孙子兵法》中最为精妙的用兵法则,也是为将之道的核心要义。我就掰开了揉碎了,一句一句地讲透这段原文。

首先阅读原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

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九变之利,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这段话,孙子从具体的地形应对到抽象的战略选择,再到为将者的决断权威,系统地阐述了用兵的变化之道。这不仅是军事指挥的艺术,更是人生处世的智慧。今天,咱们就深入挖掘其中的深意。

白话文译文:

·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孙子说:大凡用兵的法则,将帅接受国君的命令,征集兵员,编组军队。

· "圮地无舍":在难以通行的地区不要驻扎。

· "衢地交合":在四通八达的地区要结交诸侯。

· "绝地无留":在难以生存的地区不要停留。

· "围地则谋":在容易被包围的地区要善用计谋。

· "死地则战":在走投无路的地区就要奋勇作战。

· "途有所不由":有的道路不要走。

· "军有所不击":有的敌军不要攻击。

· "城有所不攻":有的城邑不要攻打。

· "地有所不争":有的地方不要争夺。

· "君命有所不受":有的君命不要接受。

· "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所以将帅能够精通各种机变的运用,就算懂得用兵了。

· "将不通九变之利,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将帅不精通各种机变的运用,虽然了解地形,也不能得到地利。

· "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指挥军队不知道机变的方法,虽然知道"五利",也不能充分发挥军队的作用。

精解第一部分:地形应对的五种智慧

咱们先看孙子提出的五种地形应对方法:"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薛国安将军在《薛将军精解〈孙子兵法〉》中精辟地指出:"孙子在这里根据不同的地形特征,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这体现了他'因地制宜'的军事思想。地形不是死的,关键是看你怎么利用。"

"圮地无舍"——在难以通行的地区不要驻扎。薛将军解释:"'圮地'指山林、险阻、沼泽等难以通行的地区。在这样的地方驻扎,军队难以展开,补给困难,容易遭到袭击。"黄朴民教授补充说:"这体现了孙子对后勤保障的重视。军队不仅要考虑作战,还要考虑生存。"

现代战例:1944年缅甸战役中,中国远征军在胡康河谷作战。这里就是典型的"圮地"——原始森林、沼泽密布。远征军没有在这样的地方设立长期驻地,而是快速通过,选择有利地形设立前进基地。

"衢地交合"——在四通八达的地区要结交诸侯。薛将军精解:"'衢地'指交通要道、战略枢纽。在这样的地方,要善于外交联络,结交盟友。"黄朴民教授说:"这体现了孙子的战略眼光。军事行动不仅要考虑战术,还要考虑战略和外交。"

现代战例:二战期间,土耳其控制黑海海峡这个"衢地",周旋于同盟国和轴心国之间,通过灵活的外交手段维护国家利益。

"绝地无留"——在难以生存的地区不要停留。薛将军指出:"'绝地'指缺乏水草、粮食的荒芜之地。军队在这样的地方无法生存,必须快速通过。"

现代战例:1942年隆美尔率领德军非洲军团在北非沙漠作战时,始终注意控制水源和补给线,避免在"绝地"长期停留。

"围地则谋"——在容易被包围的地区要善用计谋。薛将军精解:"'围地'指进口狭窄、退路迂远的地区。在这样的地方,要用计谋脱困。"

现代战例:1944年阿登战役中,美军101空降师被围在巴斯托涅。师长麦考利夫用"纳uts!"(狗屁!)回答德军劝降,同时巧妙布防,等待援军,最终成功解围。

"死地则战"——在走投无路的地区就要奋勇作战。薛将军说:"'死地'指前无退路、后有追兵的地区。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拼死作战才有一线生机。"

现代战例:1942年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军背靠伏尔加河作战,这就是"死地"。他们发扬"死地则战"的精神,与德军展开殊死搏斗。

精解第二部分:战略选择的四个"不"

接下来,孙子提出了四个"不":"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

薛国安将军精解道:"这四个'不'体现了孙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思想。很多时候,选择不打什么比选择打什么更重要。"

"途有所不由"——有的道路不要走。薛将军说:"这不仅是选择物理道路,更是选择战略路径。有些路看似捷径,实则暗藏杀机。"

现代战例:1944年盟军诺曼底登陆后,没有直接进攻德军重兵防守的加莱地区,而是选择其他方向突破。

"军有所不击"——有的敌军不要攻击。薛将军指出:"要善于选择打击目标。有些敌军实力强大,与其硬拼不如避实击虚。"

现代战例:1991年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没有首先攻击伊拉克共和国卫队,而是先削弱其辅助部队。

"城有所不攻"——有的城邑不要攻打。薛将军说:"攻城往往代价巨大,要权衡得失。有些城池看似重要,实则战略价值有限。"

现代战例:二战期间,盟军没有强攻德军重兵防守的海峡群岛,而是选择更有价值的目标。

"地有所不争"——有的地方不要争夺。薛将军精解:"要懂得放弃。有些地方看似重要,但争夺的代价可能超过获得的利益。"

现代战例:1950年朝鲜战争中,志愿军第二次战役后没有继续向南追击,而是选择在三八线附近休整。

精解第三部分:"君命有所不受"——为将者的决断智慧

最令人深思的是最后一句:"君命有所不受。"

薛国安将军对此有精辟论述:"这句话不是鼓励将领违抗命令,而是强调战场指挥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将领在前线,最了解实际情况,应该根据战场变化灵活处置。"

黄朴民教授从历史角度分析:"这句话体现了孙子对将领专业性的尊重。外行不应该领导内行,国君远离战场,不应该过度干预前线指挥。"

现代战例:1944年诺曼底登陆时,艾森豪威尔给予前线指挥官很大自主权。布莱德雷、蒙哥马利等将领根据战场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作战计划,没有机械执行原定方案。

另一个例子:2001年阿富汗战争中,美军特种部队指挥官在战场上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决策,没有等待上级指令,成功完成了多项任务。

薛将军强调:"'君命有所不受'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必须为了国家利益,必须基于战场实际情况,必须对自己的决定负责。"

精解第四部分:九变之利的深刻哲理

第二段中,孙子总结了九变之利的重要性: "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九变之利,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薛国安将军精解道:"孙子在这里强调了'通变'的重要性。只知道原则不知道变通,就不是真正的懂得用兵。"

黄朴民教授从哲学角度分析:"'九变'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变易'思想。《易经》说'穷则变,变则通',孙子将这种哲学思想运用到了军事领域。"

薛将军进一步阐述:"'五利'可能指'途有所不由'等五个方面的利益。但孙子指出,即使知道这五个方面的利益,如果不知道机变的方法,也不能充分发挥军队的作用。"

现代战例:1940年法国战役中,古德里安率领的德军装甲部队没有机械执行上级命令,而是根据战场情况灵活机动,快速突破马斯河,直插英吉利海峡,创造了"闪电战"的奇迹。

另一个例子: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中国边防部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变,没有机械执行命令,取得了重大胜利。

综合哲思与现代应用

朋友们,通过以上讲解,咱们可以看到,《九变篇》第一二段虽然短,但内涵极其丰富。从具体的地形应对到抽象的战略选择,再到为将者的决断权威,孙子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完整的指挥艺术体系。

薛国安将军总结说:"孙子的九变思想,核心是灵活应变。战争情况瞬息万变,将领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置。只知道机械执行命令的将领,不是合格的将领。"

黄朴民教授则从管理学的角度指出:"九变思想对现代管理也有重要启示。管理者要懂得权变,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具体措施。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管理方法,只有因地制宜的管理艺术。"

在现代社会中,孙子的智慧同样适用:

· 职场发展中:要懂得"圮地无舍"——避开不利于发展的环境;要懂得"衢地交合"——在关键位置建立人脉网络;要懂得"君命有所不受"——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执行上级指示。

· 投资理财中:要懂得"途有所不由"——避开高风险的投资路径;要懂得"地有所不争"——不参与过度竞争的投资领域;要懂得"军有所不击"——不盲目跟风炒作。

· 个人成长中:要懂得"围地则谋"——在困境中善于用智慧脱困;要懂得"死地则战"——在绝境中激发全部潜能;要懂得"九变之利"——根据环境变化调整发展策略。

总之,孙子兵法告诉我们:成功的关键在于懂得应变。世界在变,环境在变,只有懂得随机应变的人,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注:本讲解借鉴了薛国安《薛将军精解〈孙子兵法〉》和黄朴民教授的相关论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孙子兵法重点译文 说明1:兵哥本书的译文部分包括《始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军形篇》《兵势篇》《虚实篇》《军争...
    兵哥读兵法阅读 8,986评论 1 7
  • 前七篇把固定的算法、不战之法、不败之法讲清楚了,到了第八章,讲的是教我们要学会变通,因为战场瞬息万变,所以不但要学...
    清醒创业郭一三阅读 4,229评论 0 0
  •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
    星田王增智阅读 1,355评论 0 1
  • 《始计篇》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
    chaovon阅读 1,274评论 0 1
  •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323个笔记第1章 自序 这是一本让你轻松读懂《孙子兵法》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的书。本书每一...
    阳明AI阅读 3,696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