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旅行,所到之处,美景是留给眼睛的记忆,美食是留给胃的记忆。当我前往西藏、云南、四川等地的山区边疆人烟稀少的艰苦之地,总会想起“眼在天堂,身在地狱。”
当我来到广州和江门,眼在天堂,身亦在天堂。与以往截然不同,我不是在旅行中邂逅了美食,而是在美食中旅行。不是在享用美食,就是在前往美食的路上。
从北京到广州的高铁,朝发夕至。从高铁换乘地铁,还体验了无人驾驶的APM线,出站时,夜幕已然降临。细雨迷蒙,灯火通明的高楼耸入云霄。不远处,江对面的小蛮腰只能看到腰,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灯光变幻莫测。晚餐就在江边的餐厅。
觥筹交错间,窗外的小蛮腰时而露出全貌,时而在云中羞涩躲藏。那云,或许是她今夜的舞绫,在她的小蛮腰间随风飘舞。我们的餐桌摆满美味佳肴,鱼生配以特有的蘸料,烤乳鸽散发着让人垂涎三尺的香味。
服务生端来两大盘菠萝包,久闻菠萝包大名,这里的菠萝包也有自己的特色,首先是巨大,拿起来咬一口的时候,脸已经被全部遮挡;其次是松软,因为发酵十分到位,这么大的一个菠萝包不会吃撑;再次,是那里面的馅,甜而不腻。我是第一次吃菠萝包,可是,菠萝包里面并没有菠萝,菠萝包并不是顾名思义而来的“菠萝馅的包子”。
菠萝包之所以得其名,是因为样子像菠萝,确切的说,菠萝包可以称得上是带馅面包覆盖特质菠萝皮。菠萝皮当然也不是菠萝的皮,而是烘焙原料做成的,菠萝皮要用刀划出菠萝外表那样菱形的格子。如此,菠萝包得其名。
清早,朋友开车来接我们,前开车1个多小时,往江门,吃早茶。
据说,西江与蓬江的交汇处,江南的烟墩山和江北的蓬莱山对峙如门,故名江门。地处亚热带,降雨充沛,我们是在绵绵细雨中抵达的。路边的黄花风铃木初绽黄色的花朵,再过些时日,黄花绽放得如火如荼,整条路就成了黄金大道。
早茶文化是广东的重要餐饮文化,我们前往江门有名的早茶餐厅。
点餐的事情由接待我们的朋友全权负责,等餐上桌的时间里,先尝一尝同行的朋友点名要吃的“姜醋”,贤惠的美女亲自动手做了一锅带来。据说,这是广东一带产妇坐月子的滋补品,用醋腌制老姜,加入猪脚和卤鸡蛋煲很长时间,朋友说时间越长越好吃,甚至可以一直煲十几天。
早茶端上桌了,各种各样的早点:雪山包、灌汤虾饺、鲜虾烧麦、蒸凤爪、蒸排骨、栗子糕、及第粥……我记忆最深刻的是肠粉,不过,朋友说这并不是传统的那种正宗肠粉。
所说的正宗的肠粉,是第二天早上在一家深巷里隐藏着的早餐店里吃到的。肠粉看上去晶莹剔透,雪白的嫩皮包裹着丰富的肉馅,口感嫩滑,确切地称之为“猪肝瘦肉加蛋肠粉”。在这家深巷的早餐店里,吃到了豆浆与大米煮成的粥,还有鱼片炒米粉和蒸排骨。
此前来江门,我品尝了这里著名的三文鱼宴和生蚝宴,无论何时想起来,都会垂涎三尺。说起垂涎三尺,必须提起这里的烧鹅。来江门的第一顿午餐,是在一家专门做烧鹅的店里享用的。走进店门,就能看到两只可爱的卡通鹅塑像列队欢迎客人,台阶上是一道高高的金色大门,雕刻着生动的图案,这并不是真正的门,只是一种装饰。仰头看,天顶上悬挂着各种姿态的鹅。
烧鹅端上了餐桌,色泽明亮,香气浓郁,尝一口,鹅肉细腻香甜。随后,各种美味陆续端上来:烧鹅肝、盐焗掌亦、鹅红羹、陈皮骨、海皇粉丝煲、腊味蒸香芋、水东芥菜、娃娃菜、豆豉鲮鱼油麦菜、腊味煲仔饭。不必细细介绍每一道菜,只看到这些名字,就已经垂涎三尺了。
到朋友开的咖啡店里品尝咖啡。这并非运营的咖啡厅,更像是一个工作室。陈列着各种制作咖啡需要的工具和原料。工作人员向我们展示了咖啡的制作过程。
手冲咖啡,需要咖啡师具有丰富的经验,能够控制好水的温度和流速,否则咖啡的味道会截然不同。制作意式特浓咖啡,除了咖啡机的配合,更需要注意填料、压实的小细节,每一步都关系到咖啡的味道。用蒸汽制作细腻丰富的牛奶泡泡,制作咖啡拉花。看上去,咖啡师的动作轻松自如,当我亲自尝试,却发现如此之难。
每当我做出一杯让自己感到满意或者不满意的咖啡,欣赏拉花效果,并思考这一次制作过程中的得失,下一次如何改进。我想起朋友咖啡店墙上的涂鸦:“Coffee is not just coffee”。
咖啡,不仅仅是咖啡,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来到另一个工作室里,品尝柑普茶,这是将云南普洱茶和陈皮味原料制作成的,味道甘甜,带有浓郁的陈皮香味。所用的陈皮可以是大红柑,也可以是小青柑,无论如何都是一种创新。或许,正如柑普茶品牌的宣传语所说的那样,柑普茶不仅仅是茶,更是一种可以喝的收藏品。
给我们泡茶的朋友,也是一名国际咖啡品鉴师。无论是咖啡师还是咖啡品鉴师,我都觉得他们是艺术家和美食家的完美结合,他们拥有敏锐的嗅觉和味觉,更有层出不穷的创新活力和用之不竭的艺术细胞。她说,如果我感兴趣也可以参加培训,成为一名咖啡师和咖啡品鉴师。
我们前往郊区的特色饭店品尝粤菜里有名的打边炉,当我第一次听到朋友说“打边炉”三个字的时候,我的思绪飞到了康定溜溜的城。因为,康定旧称“打箭炉”,这是藏语的音译。而当我明白过来,似乎乘坐一朵溜溜的云飞回到了江门。打边炉,实为打甂炉,是广东著名美食,类似于火锅,放入其中的食材有:冷水鱼生鱼片、肥美的生蚝、土鸡肉块、粉肠、冬瓜片等。
酒香不怕巷子深,美食好吃也不怕偏远,如同我们在深巷中吃的早茶一样。偏远成了一种风景,成了一种特色。我们来到更偏远的隐匿在丛林中的饭店,特色的农家院装修风格,特色的菜品,留给我独特的美食记忆:蟠龙鳝、清蒸草鱼、炸馄饨、蜜汁叉烧、烤乳鸽、隔水蒸鸡……还品尝了朋友特意为我们熬制的桃胶。
这次美食之旅的结尾,安排在一家著名的潮州餐厅,品尝最具潮州特色的美食。美食之美,色香味俱全,美食之美,不可描述,美食之名如下:凉拌花甲、潮州卤味拼盘、生腌花蟹、椒盐赖尿虾、海参羹、杂鱼煲、剥皮鱼炒芹菜、海菜双丸汤、龙虾伊面、芋头番薯双拼、蚝仔烙……
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我不能穷尽旅行中的美食之名,但是,正因为如此,我的记忆才更清晰。
从江门回到广州,在经营单丛茶的朋友那里品茶。单丛茶是介于全发酵的红茶与不发酵的绿茶之间的半发酵乌龙茶。坐下来,看她娴熟地演示潮州茶道,三个杯子摆成品字形,倒茶的顺序要向内转,寓意请客人来。每一个步骤都极有说道:“高冲低洒,盖沫重眉,关公巡城,韩信点兵。请喝茶。”端起来品尝一口,是淡淡的苦味,我却品得津津有味。
第一次喝此茶的人会觉得苦,可是在我的观念中,苦和辣酸甜,都是一种味道而已。何况,我还喜欢吃苦瓜。人生也是如此啊,苦辣酸甜都要品尝一番,才是完整的人生。无论苦辣酸甜,不狂喜,亦不大悲。而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如歌中所唱:“拿起,看破,放下,一品二悟三心澈,人生如是,一壶禅茶。”
思广州,忆江门;
美食甜,情更甜;
咖啡与茶,苦而后甘;
怎能教人不垂涎?
征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