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小时候被父母逼着学琴棋书画的人,长大后怎么样了?

天涯有一个贴,看里面的网友回复,不知不觉津津有味地看了很久。尤其是里面有一个回复,楼主在陈述自己小时候怎么被父母逼着学了很多才艺,被身边的人说他没有童年后,说了这么一句:“我有自己的童年,只不过与别人的童年不一样而已。”

后面的一些分析也颇有意思,如不少个案是小时候被父母逼着学了钢琴之类的,现在靠着教钢琴轻松赚钱,于是很感激父母当年的相逼。有人同意,也有人说只不过是当时学钢琴的孩子少,现在学钢琴的孩子多,于是早年学钢琴的孩子现在做钢琴老师很赚钱,但到现在这一代小孩长大成人,学过钢琴的人那么多,钢琴老师就不缺了,以后不会那么赚钱。

后一种分析大有道理!虽然很可能不是学过经济学的人,但这分析是充满着“经济学直觉”的,让我想到做比较长期的投资分析时,只看着现在某个行业如何如何兴旺,就推测未来它也会继续兴旺,于是简单粗暴地投资下注,没有半点关于局限条件的深入分析,有很大的可能性是要投资受损、被市场竞争所惩罚的。

从小事推广到大事,现在的中国有一股与以往的“崇洋媚外”逆反的思潮,觉得中国非常厉害,称霸全球——全世界都争着学汉语,made in China遍布世界以至于到海外旅游买回来的高档产品仔细一看标签其实就是中国制造,中国企业出海大杀四方……却不好好想想日本、乃至亚洲四小龙也曾经有过这样辉煌一时的日子,但今天日本制造节节败退,甚至于爆出集体造假的丑闻,我们的今天是它们的过去,就不担心一下它们的今天会是我们的未来吗?显然重点是我们有没有在重蹈它们当年的覆辙。在我看来,今天的中国稍富先骄,过于重视民意,大搞社会福利,明显是走在欧美、日本的老路之上,哪里有什么值得高兴、乃至骄傲的?今天的辉煌不过是昨天积累的租值,若不能继续积累,而是挥霍无度,不是坚持走自己过去的正确道路,反而是转走人家过去的错误歧途,未来堪忧!

当然,让孩子学点才艺还是一项划算的投资,但投资收益不是从未来能做钢琴老师之类的回报来看,而是另一个人说得好,心情苦闷时弹琴抒发,总好过饮酒发泄,这种陶冶性情的回报才是最可靠的。

还有看各人现身说法自己的案例,在小孩不喜欢的情况下,父母要不要逼着小孩学,回答有支持也有不支持的,但总体来说是支持的情况居多:全凭小孩兴趣的话,除非是极个别自觉性与毅力很强的人,基本上学不到什么东西。入门可以凭兴趣,但要深入学习还是得付出相当的苦功,这过程没有父母的逼迫是成不了事的。当然,小孩有天才与普通人之别,也有能承受压力与不能承受压力之别,普通人且不能承受压力的人,这两项局限条件都具备时,逼迫就是无效的。但大部分人是属于普通人且能承受一定压力的人,这时逼迫能使一个普通人至少将才艺习练到可以为人师表的专业程度,所以逼迫通常来说是有效的。 

你们觉得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凉亭寂寞风吹柳,沧海碧云空。枯山映水,凄寒凝露,霜降穹隆。 青梅煮酒,伤怀何处?月下梧桐。飘零叶落,残枝孤令,秋恨...
    西楚大少爷阅读 453评论 2 89
  • 十月的杭州凤凰山草木凋敝,层林尽染。假日里,对历史感兴趣的我,游历了杭州的一些风光名胜,在徜徉于湖光山色之外,更不...
    碧海波写作方法论阅读 274评论 0 1
  • 今天我们的焦点小屋读书会,是我们中级四期班的甘德礼老师主持。甘老师的焦功深厚,实践、感悟、总结赋能功力特别强,主持...
    息县心协沐风f阅读 391评论 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