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站在阔路边上,等待另一个城市寄来的邮件。一个陌生女孩将焦急与信任交付与我,邮封里是身份证。帮他邮寄的是她也不认识的顺路司机,银灰面包车走的匆忙,只留下一脸厚实的憨笑。
在秋日清晨灿烂的阳光里,陌生之间却传递了纯粹的真诚与信任。不负秋光,大美恰好。
十分钟的静待,我站在遮天蔽日的树影里。这条路是我夏日最爱的路,经年的茂密树排搭起绿色屏障,无论天气多么酷热,树荫下都是沁人的凉。
阳光透过叶子的间隙,细碎地钻下来,风将树影与阳光摇曳成一幅变换的光影画。我看见时光的流动。它小心翼翼,缓缓而行,不让人们觉察,而我的注视最终令它无处遁形。
我伸出左手,高高抬起,让细碎的阳光在指间过滤,指缝粉红的血液映出时光的剪影。让它在手里溜走,遗憾一丝不留。
2、
听风吹动一树繁华,垂直仰望,目光聚焦在某一片叶脉上。忽然有些落寞。远望依旧繁盛的参天大树,细看上去某些叶子边缘已日渐枯黄,失去水分。有一簇簇萎靡着的,有一叶叶斑驳开去的,几乎每一片叶子都不再饱满,鲜翠欲滴的日子已逝,萧索着的金黄也不过是一瞬。
秋光易逝,别再犹豫,我们去踏秋吧。
怀念那年深秋黄昏,北京西南四环的静谧。幽蓝高远的夜空,下弦月清透的皎洁。我独自踏着铺满金黄落叶的路牙,路灯映出我瘦弱的影子,那么长的一段路,我听见落叶被我踩得咯吱作响。心里的孤独与敞亮,明晃晃的后青春时代在我耳边呼啸而过。
往后的日子快得让人没法回忆。五年之间,踏秋不复,琐碎满怀。而就在今天,我们一起去赏秋。
植物园在这个小城的西南尽头,宁谧一隅。北门有些荒芜,却正合秋意:不愿嘈杂,得半日清静。
不看多余的名人雕塑,进门便是曲径与大树。清早的园林有些冷,遮天树叶无穷碧,这里的花花草草还有的是旺盛。一丛丛的矮桃树被昨夜的冰雹打落一地,熟透的鸡蛋大的桃子被游人踩烂了,发散出一股酸气,桃核也掉在树下。
穿过桃林,向北是一片湖水,伸出湖面有座观景围桥。黄棕木质桥围呈“凹”字型,可四面观景。湖水中鸭群游荡,雪白、棕绿、深灰,不一样的品类,不一样的叫声,我们一家三口站在桥上,听取鸭声一片。
孩子欣喜极了,追着上岸的鸭子跑去,越追越远。急忙喊过来,继续走走停停。
拾级而上,是一片花海。蔷薇科植物居多,还有各色郁金香和像极了薰衣草的假龙头。孩子嗅每一朵花的味道,我跟在后面等待答她,“妈妈,这粉色的还不一样呢,它们两个是双胞胎吗”?“不是,深粉和浅粉,两种”。“有虫子,虫子把花咬死了”,“没有,是蜜蜂在采蜜,它喜欢花的味道”。
“湖光树影鸟鸣幽,一池清浅半日休。遥问白云何处去,也随风来也随秋。”——Shaniade即兴作《植物园秋赋》
3、
没有午睡,守着北屋,作文一篇,应朋友之托,却借抒感怀一番。
文作半途,晴空忽变阴霾,疾风似来骤雨,势不可挡。关窗坐定,天空黑下来,压得沉闷,北风敲窗,呼啸穿过。
笔耕不辍之际,阴霾忽变晴空,风敛云散,日出霞显。开窗起身,来不及描绘这风云变幻,天空已是一片清蓝。
像什么也没发生过。
一笑而过的永远是时光,刻上年轮的依然是岁月。
4、
中秋将至,月盈之日。八月十一的月亮在正南,往北走的我们没有看见。
三岁的女儿坐在车子后面,抬望星空,数着一颗恒星说是北极星。我不确定,不吱声。她唱起《小星星》和《北极星》。
“北极星啊北极星,你是远啊还是近,指引我们向前行”。
“妈妈,北极星很棒,是它带我们找到家”。
“妈妈,月亮呢?”
“月亮在我们后面呢”,她自问自答,在车上晃来晃去。
我回头望了一眼,是向西满去的半月,边缘被云彩割得不平整,像一幅儿童画的水彩画,色彩溢出了基线。
天空还没有完全沉下去,月白还渗着微蓝,云彩还映着发灰,鸽子咕咕的叫声响在旷野,而我们,裹着三颗心的温暖,从景色里消失。
带满心的秋色,回家。
Shaniade想说,
其实,我最爱的还是散文。大概可以直抒胸臆,脑袋可以放松。轻松的、美的散文,而不是充满负能量的靡靡之音。这是现在我的散文。
当干货看累的时候,不妨读读散文,让思绪随风起舞,这就是散文的魅力。喜欢我一下,喜欢你自己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