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名画《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的代表作,绢本、淡设色,高24.8厘米,长528.7厘米。原画真迹现在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临摹简介:
郑伟,观海楼主人。
余研习书画,长年持之以恒地临摹国宝名画《清明上河图》。余闻纸寿千年,绢寿八百。再好的名画都有保存寿命,即使经过再好的修复,数百年后也会融掉。而且古书画对环境要求非常苛刻,对温度、湿度、灯光都很敏感,一级文物规定展出时间不能超过10天,而且展出一次就得歇好几年。像《清明上河图》这样的国宝级文物,观众很难见到。
尽管当今科技高度发展,在人工临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很多古画可以靠仪器复制,称为技术临摹。手段是扫描复制,经电脑喷涂到纸绢上。看这种画可以替代看真迹。但虽称高仿,实为印刷。效果与实际人工临摹相比,在视觉,质感,清晰度,笔触等方面,相似程度低可想而知。
余又闻古书画临摹复制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故宫里有很多名家画师在做临摹工作。 因为真迹终将不能展示,临摹复制是唯一让文物永存的方式。其所临摹出的作品又被称为‘第二文物’。这也是临摹的意义。
余虽不才,亦非美术专业科班出身。俗话说:勤能补拙。虽然发心自业余爱好,却长期专注于此,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相信也能提高水平出成果。临摹《清明上河图》这样的经典巨制,功力水平自然是关键,但也在于意志力和耐性。一幅作品要长达一年左右才能完成,一个细节有可能要研究和琢磨无数次,才能准确再现。知难而进,余遂于画中学,于学中画。荀子曰: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几年过去,现已临摹完成多幅局部和全卷《清明上河图》。余所绘,与故宫专家摹本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但余之优势在民间。尘不掩金,瑕不掩瑜。何哉?其质美也!余贵在坚持,兢兢业业,正努力提升自我水平。所临摹之《清明上河图》,虽其出自幽谷,有志迁于乔木。假以时日,必能有大成自在。刘禹锡有诗云: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观海楼主郑伟《清明上河图》( 2017绢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