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驴得水
开心麻花的电影,我以为会是和《夏洛特烦恼》一样令人捧腹大笑的喜剧,看过之后才发现,从头到尾都没有笑出来,结束之后却发现有些凄凉,我更愿意把这部电影定义为悲剧。
悲剧:是人性所致,是无法避免的结局。
一部打着喜剧的旗号,却演着悲剧的影片。
这部电影是新人导演,没有大明星的大制作。大制作并非科幻效果精彩绝伦,也不是布景道具繁琐珍贵,而是这部电影倾注了全体主创的心血。整部剧排练一个月,体验生活一个月,实拍,顺拍,两个月,在快节奏的今天尤其是娱乐至死的电影圈,不可谓不说是一部用心之作,诚意之作。
电影用最简单的手法,平实的叙事方式,不打乱不颠倒不故意让人“烧脑”,用最质朴的镜头语言,不乱需不乱晃,没有蒙太奇,不故意让人“离间”。“《驴得水》的故事就好比一只大闸蟹,适合最简单的烹饪,任何玄机加料都是添乱,都不如直接蒸熟更好吃。”导演的话让我想到了极简主义的断舍离,用最简单的方式传达最有效的信息,他确实做到了。这个故事的背景在1942年,发生地点在农村,这就注定了用质朴的方式演绎才更加真实。
回到电影本身,每一位主人公身上都带着悲剧的色彩,他们如果按照想象那样或许会生活的很好,可现实就是这样,恰恰他们都走了与设想不同的路,并且充满着讽刺。
孙校长,他说他带着振兴农村教育的梦想而来,扎根乡下,做一名乡间教师,发展教育救亡图存。看到这里是满满的爱国主义情怀与奉献精神。可是事实却是由于条件艰苦,严重缺水的情况下,他提议用一头驴来顶替老师的名额,吃空饷骗取教育部的资金,在一个谎言背后是另一个更大的谎言,以高尚的名义来做这些不道德的是,好像就是合理的。
张一曼,在这里是典型的悲剧人物。以死亡来结束或许她才是真正的超脱。她放荡,随随便便跟男人上床,她看似不在意别人世俗的眼光,接受先进的教育有思想,有才华,那首《我要你》空灵婉转,唱进了多少情郎的心头。可是当她头发被剪后的疯狂是极大的讽刺,也是悲剧性的无奈,佳佳婚礼时她手拿的鲜花暗示了她是多么的渴望爱情,她超越了这个时代,又受世俗所左右,也许死亡时她最好的解脱。
铜匠,与其说他他淳朴,倒不如说未开化。思想简单典型的未受到教育的原始性思维,整部戏最具有讽刺性的人物。得势前与得势后的明显对比,赤裸裸的揭示人性的卑劣。如果说理性是人之为人的标志,他拥有的只是简单的爱与恨,那么铜匠在这个意义上都不算一个人。但是这也使现实的无奈。
周铁男在枪口下放下了自己的尊严,裴魁山在现实面前丢失了自己的本性,这都是现实最好的写照。
孙佳就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孩子,她一直在坚持她心中的正义。可是到后来也在孙校长的下跪后屈从了人情,不知道她所有的天真纯洁不知道在现实面前的洗礼后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可能延安才是她最好的选择。
特派员的贪婪和权谋,计算着他自己的利益,不过这也并没有错。在1942年的历史背景下,冯小刚导演的《1942》人吃人的社会里,不去算计又能怎样。所以这是一个悲剧,是时代的悲剧。
电影的很多小细节我很喜欢,开头驴棚救火的剧情就暗示了每一个人的命运,裴魁山的那件极具讽刺的貂皮大衣,穿在谁的身上,谁就失去了人性。最后看到三民小学墙上“学做人”三个大字,真是赤裸裸的讽刺,老师们都是给学生这样言传身教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