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译文】孔子杜绝了这四种毛病:不凭空臆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拘泥,不唯我独尊。
&&这句话意思是说,我们为人处世,切不可主观的推测别人;不要武断的做出决定;不要固执己见;不要自以为是。
生活中,你被人推理过吗?你推理过别人吗?看到一点端倪就推测结果,而不是通过沟通,主动了解事实。
被人推理,让人不爽;推理别人,是不是会造成彼此的隔阂和距离?所以,沟通很重要!
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常见。网课期间,看到孩子拿着手机,就推断孩子在玩游戏或者闲聊;看着爱人的袜子没洗,就推断他又犯懒;看到员工迟到,就推断他喜欢拖延;看到朋友好久不回复不联系,就各种胡乱猜测……
这种推断,给对方贴上了大大的标签,不仅可能误判对方,也局限了我们自己的思维。这种胡乱猜测,不仅增加了怨怼,也会使彼此增加距离。
其实,再好的亲人,朋友,也要经常联系;再近的邻居同事,也要随时沟通交流。说,就对了;做,就好了。不要瞎猜胡想,那样只会自寻烦恼。
我们常常习惯于用自己固有的思维方式去看待人和事,殊不知,环境在变,人和事也会改变。就像“刻舟求剑”一样,船已远,剑怎么可能还在船下。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时间在变,没有什么不会改变。我们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人看事,不被自己的思维设限,才是突破成长的关键。哪怕对方没有改变,但是,我们能掌控的是自己,而不是他人。
不武断行事。常说“做事三思而后行”,是告诉我们遇事冷静,了解事情了解当事人的真实处境再做出判断发表言论。
作为家长,不一言堂;作为领导,不独断专行;是在给自己留条路。
否则,对人,我们就会冤枉曲解对方;对事,我们会陷入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相反,善于倾听,虚心接受他人的建议,遇事适当商讨,才会使事情向良性发展。
不固执己见。有人固执是因为太过自信;有人固执恰恰是自卑;也有人固执是见识不够,思维局限。
不管怎样,先放低姿态,放下多余的自尊,不要为自己的思想观念“画地为牢”,多听听周围的声音,虚心一点,灵活变通一点,或许你就不再是别人眼中的“老顽固”。
不自以为是。回看前文所言,我们不主观臆断,不武断,不固执己见,那我们就会改变思维,就能灵活变通。
多去相信他人,信任对方,相信对方的承诺,信任对方的为人处世,这样的你,一定是更优秀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