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的习惯

老妈过来看孩子,一直不习惯。做饭不习惯,有时候咸有时候淡;住楼房不习惯,上下楼费劲,疫情不让出去楼里憋屈;和我们相处不习惯,毕竟这么多年不在一起住着。老妈时刻小心翼翼的,生怕儿子不耐烦,媳妇不说话,孙子不高兴;我们也小心翼翼的,怕老妈不舒服,怕她住的不习惯。只有儿子大大咧咧的。

“奶奶,你不要管”

“不用你讲大道理”

这小子一点儿也不怕奶奶。

不过老妈这么多年保留了最好的习惯:勤俭。

剩菜剩饭当仁不让,我们劝了多少次。

“妈,坏了就别吃了”

“没事儿,没坏”

“妈,这个时间太长了,别吃了,扔了”

“没事儿,不坏”

…………

根本劝不住,我只能有两个办法:多吃争取不剩菜,偷着扔掉别让她看到。

妈这个习惯是小时候饿怕了。

据老妈说,她们小时候一碗剩粥都抢着喝,上树摞榆钱儿、摘槐花,凡是能吃的都吃。

有一次姥姥让妈挑着他的小筐去几里外的亲舅家的挑点儿烂白菜梆子回来。

  她的两个小筐是姥爷给她编的,为了捡柴,挖野菜。农村原来都是把白菜埋在田里事先挖好的沟里。上面盖上秸秆埋上土,用来保暖储菜。到了春天要把菜起出来,晾晒,把坏了的菜梆子掰掉。

老妈就是去亲舅家挑这个不要的白菜梆子,回来姥姥开水烫烫给她们一群孩子做菜包子吃。

老妈说“我的小筐一面搁两棵白菜都挑不动,我舅都舍不得(给她好的白菜)”

据老妈说最惨的是我爸,小时候因为家里没吃的,差点儿把我老爸给送人。

正是由于从小在苦日子熬过来的,所以老人特别怕浪费东西,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有点儿吃的都要给我们弟兄留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