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这个小镇生活的那两年里,我感觉最明显的是睡得饱,每天晚上八点半以后,商铺逐一关门,小镇就安静了下来。
这正是读书追剧的好时光。没有太多无用的社交,没有多余的人来打扰,世界安静的刚刚好。在床头灯的陪伴下,翻看名人传记、流行小说,耳边是蛐蛐儿的演奏声,隔壁房间能听到妈妈熟睡后打呼的声音。世界温暖的刚刚好。
有一次我去市区办事,朋友在夜色迷蒙里将我送回家,车窗外因为没有明亮的路灯,也没有多少车辆,一路上,我们在车里安静地听着音乐,聊着梦想,觉得世界特别恬静美好。
曾经我也有许多的所谓朋友,每天疲于应付,最终失去联系,相忘于江湖。那时的朋友们,到了夜晚,除了一起吃饭喝酒唱歌吹牛,并无其他。从未有过那样安静的促膝长谈的安静时刻。
回家后,在楼下便能看到妈妈为我留的那盏灯,知道有人等我,那感觉真好。曾在在外面待的半年里,每天疲惫地转车回到租房里,用钥匙打开门,迎接我的从来都是一片漆黑。
回到小镇后的夜是不一样的。
常常一夜无梦。
早上醒来便是日上三竿,妈妈已经早就吃过早饭,怕吵醒我,便没来敲门叫我起床。给我留的那份早餐还在锅里温着。很少是坐在餐桌前吃完早餐的,街坊邻居们各自端着碗,互相询问对方都吃的啥好吃的,谁家煮了粥,做了馒头,挨家挨户的让小孩送。
左边邻居家的奶奶爱送各种蔬菜,右边家的奶奶爱送锅巴粥和馒头来。这里的孩子都是吃百家饭长大的,不挑食,好生养。
午休时间,又可以把自己扔进被窝里,一睡便是半日。冬季,睡醒后就起来去墙根下找老太太们侃天,了解一下过去的故事,顺便晒晒太阳。夏季,醒来后已经是黄昏,便去妈妈的菜园看看,摘摘黄瓜,拿到附近的小河里,洗净了就开吃。
一日便又过去了。
只是现在有了孩子,再也没有那种睡睡睡的好时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