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花一开始就是一朵花,穿过风雨才能慢慢长大。每一朵花瓣都带着眼泪和挣扎,勇敢地熬过黑暗才能发芽。”
——没有一朵花生来就是花
这一首新网络歌曲,一直放在歌单里。每次接送妹妹的时候,她一上车就要点播这首歌,要我点开歌词,便跟着歌曲的旋律,欢快地唱起来。每当唱到“他们拿着你九十八分的试卷,说怎么不是满分”,总是会“呵呵呵”自己笑起来。
听到她呵呵地笑,我也会跟着笑,然后假装严肃地说,你这次数学97分,本来可以拿满分的,然后她更加乐不可支地,大声笑起来。
“没事,妈妈觉得你已经很棒了,妈妈还不一定能拿满分呐。”这样的话说出来,其实我知道,在孩子听来,已经是遗憾。我们做大人的,就是这样,口是心非。
《论语·雍也》中,孔子评价颜回时称其“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贰过”也是我一直跟孩子们强调的,第一次错了不要紧,错了就要记得,然后第二次不要犯。
当老师私信我的时候,我还是会忍不住惋惜,这道扣了三分的题,我记得她错过一次了,还抄写在了错题本上。考完以后,她还信心满满地跟我说,检查了三遍,都验算过了。
可真正有几人,可以做到“不贰过”。在大人的世界里,撕开一道口子时,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犯错,最后变得理所当然了。更何况是小孩,纵然是写满了错题本,也还是会同样的地方犯错误。
结果出来以后,妹妹还是有些黯然,与期待的满分失之交臂,在数学拿了满分的姐姐面前,吵架都显得不那么理直气壮了。
姐姐,一直是妹妹追赶的对象。虽然我反复强调,成绩是检验学习成果的,多一分少一分,没有那么重要。但在孩子的世界里,你多一分,我少一分,就是天大的事。在大人的世界里,你们家孩子第三,我们家孩子第十八,也都是天大的事儿,总会卷裹出无限的焦虑。
在成绩出来以前,姐姐不断地问我,“成绩出来了吗?出来了吗?”好几个晚上,甚至睡不着觉,自信考得好,又怕自己过于自信,结果却不好。“孩子呀,你才五年级,我们不要想这么多好吗,考好了,开心一天,考不好,也是不开心一天,后面做好总结,好好努力就行了。这不是天大的事儿,我们吃好喝好睡好,身体棒棒才是第一位的。”我只好一边安抚她,也一边安抚自己。
其实我也担心,万一她没有考好,以她的性格,以她在学校的环境,没考好对她来说,是真的很大事儿,决定她是否还可以自信地竞选班长,或者成为老师认可的学生。
“我们家孩子呀,健康快乐就好,打零分都没事。”我无数次听到家长说这样的话,但我却没见过哪一位家长,真的能不在意孩子打零分,没上九十分都不行,还是要暗暗压孩子下功夫。
官媒撤下高考288分女生视频,媒体屏蔽扁担女孩高考成绩的背后,我很明白其中意味着什么,不是所有人都能客观公正地去看待成绩,去肯定个体的成长,谁也不曾知道她们是如何,勇敢地熬过黑暗,去突破头顶的黑土,冒出自己的芽头。
288分,足以上一个大专,至少能让这位女生,进入大学的门槛,可以找到一份工作,甚至还能专升本,实现新的跨越。一家人为了288分的欢欣雀跃,也足以换来这女生,被包容被祝福的幸福。
我也跟亲友开玩笑,我也曾是那个扁担女孩。高考结束以后,还是独自一人,收拾大包小包,一路挑着,塞进班车,回家帮忙搞双抢。只是那时候,没有全民自媒体,也觉得这是很平凡的一件事。而如今,反而成了新生一代的一股清流,一种坚韧,一份骨气。
可换作是我,能接纳孩子288分吗?我想,不会。我的女儿们,也不再可能是扁担女孩。
我们也不是生来是一朵花,谁也不是生来最完美的人。曾经也是一颗种子,被埋进土里,抬头看不见光,经历过风雨的浇灌,经历过严霜的考验,才能成长为一朵花。
我们的孩子们,也不是生来就是一朵花。要忍住为她们过度遮风挡雨的冲动,也要忍住看到97分的试卷却说怎么不是满分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