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归LINg。
近期心血来潮,重新学习《论语》,这才惊觉学生时代所学的不过是其中的寥寥数语。
如今从头学起,不禁感慨:《论语》能流传两千多年自然有其道理。毕竟这可是言及日食用行、应事接物待人、良知常识、修身养性等等各方面的智慧箴言。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关于“学习”,孔老师是如何说的?
00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对于学问和事情)知道它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对某一件事情仅限于“知道”就满足了,这叫“知之者”。但如果对某一件事情有兴趣,并专注于研究这件事情的原理和本质,这是“好之者”。
而“好之者”仍然不如“乐之者”——对某一件事充满浓厚的兴趣,执着于研究这件事情的原理和本质,挖掘这件事情达成的行动,甚至为此不食不寝。
可见,“知之者”、“好之者”和“乐之者”为在学习态度上层层递进的关系。而要想实现从“知之者”转变为“乐之者”,必然不可缺少的因素便是“兴趣”了。
对“学习”充满兴趣,这位“兴趣”老师自然会引导我们永葆专注于“深入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002 脑筋要跟着动起来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学习而不去思考,会陷入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而不去学习,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动脑筋”即思考。也就是说,学习的过程中离不开思考,思考也不可以脱离学习而论。
只是学习而不思考,实际上就是“死记硬背”而不去理解其中深意,这种行为使得“活学活用”或者“融会贯通”成了妄想。
相反,如果一味地动脑筋却从不主动去学习和了解,那跟天马行空地瞎想又有何异呢?知识自然也是匮乏的。
因此,学习和思考要齐头并进——做到在学习中要思考,在思考中去学习,这样才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003 光靠记忆力可不够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温习旧知识的时候,能有新的体会或者新的发现,那就可以当老师了。”
对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大家肯定都不陌生。我们的大脑对学过的知识并非“一劳永逸”以待之。
实际上,遗忘是在我们学习之后就立即开始的,尽管遗忘的过程不是均匀的。因此,如果觉得学习过某个知识点就相当于绝对记住了、懂得了,那可太“天真”了。
总之,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要指望光靠记忆力,还要谨记时常回顾和温习。
在回顾和温习的过程中如果能有更多更新的收获,那么可以视为学习中的“高手”,甚至足以为他人之师。
004 人人都可做我老师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其中肯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值得我去学习。选择他好的方面去学习,看到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并改正。”
我们通常总是理所当然地认为——只有比我们优秀的人才可以成为我们的老师,或者我们应该向那些比我们优秀的人学习和请教。
事实上,我们遇见的每一个人都是有意义的,我们遇见的每一个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每个人的身上都各有其“善”,因此我们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向一个人学习这个方面的“善”,向另一个人学习另方面的“善”。
即使某个人身上并无值得我们进一步学习的“善”,那大概率也少不了值得我们反省而自我修正的“不善”。
即看到别人做得不好的地方,反省自己是否也有同样的缺点,切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005 学习贵在持之以恒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要再加一筐土就成功了,如果停下来,那是自己停止的;又好比在平地上堆土成山,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心努力前进,还是要自己坚持。”
原本只需要再坚持一步就能成功的事情却选择停止,结果自然是前功尽弃了。
但是,如果能坚持不懈地向前走,即使每天只是走小小的一步,那也是一种进步。
“学习”这件事也是同样的道理,贵在持之以恒,即便每天只能收获一点点,那也是在进步。
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我们要将“学习”当成一项终身追求的事业,在“学习”中寻欢,在“学习”中作乐,更要在“学习”中遇见新的自己,见识新的世界。
何况学海无涯,尤其在当下,人类的文明社会在不断进步,新的知识更是层出不穷。只有持续学习,终身学习,我们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
最后总结一番:对待“学习”,要永远保持兴趣,要多学习多思考,要多请教和学习别人,更要切记持之以恒,持续且终身学习。你学到了吗?
那么,这里是虚心接受别人建议的归LINg,如果有什么推荐和想法欢迎大家与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