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慕石
1
《延禧攻略》中富察皇后温文尔雅、贤良淑德,是一副岁月缱倦、温润静好的美人图。皇上对她宠爱有加,位居六宫之首,享受无上尊荣,几乎是完美的存在。
女儿长成皇后这般该有多好。
妈妈期望自己女儿美丽聪慧,才华横溢,职位高高在上,享受万人敬仰,夫复何求。
然而,剧情发展到魏璎珞闯下大祸,皇后向皇上飙泪陈情救魏璎珞时,我们深深感受到皇后的不易。
她本性活泼可爱,向往自由自在,但自从嫁入皇宫,就违背心意,失去了自我。
“就被规矩包裹着,迈出的每一步都得完美,要宽容、端庄贤胜才是世人心中的皇后,整个紫禁城都要恪守规矩,不能行差半步。可是璎珞不同,只有她在做她自己。是鲜活的、任性的,在极力抗争,不像其他人甘愿做一个令人摆布的木偶,自己就是因为没有保护好以前的自己才变成这样,所以才想保护璎珞,就像保护从前的自己,决不让皇上伤害璎珞,恳求皇上就让自己任性这一次。”
真让人心疼的皇后啊,为自己上了一把沉重枷锁,谨言慎行、品冠天下却不是自己的富察容音。
没有自由,也没有自我,看起来高大上又如何?
谨小慎微地讨好,显而易见地用力,削足适履地活着,努力适应各种规则,只为得到某种认同。
我们只会越来越累。
一个人的一生那么短暂,我们不是在为他人而活。
我可不希望女儿成为皇后。
不愿让她有一点点束缚,不愿让她有一点点痛苦。
作为父母,把希望寄托于孩子身上,给他们全身心的爱,很乐意给他们设计未来,列出条条框框的计划。
然而孩子承受不起父母对他超负荷的爱,那是控制,会反叛,会窒息。
2
《小小小小的火》中,伊齐最终放了一把火,烧掉房子,烧掉绑住她的思想牢笼。
故事是这样的,理查德森太太一家生活在完美的西克尔,所有事物都是按照规划进行,有固定规则,连房子颜色都有固定要求,感到满足,从未突破,对自己的孩子也如此教导。
但是,小女儿伊齐与这个家格格不入,她反叛、不按常理出牌。家里人都不喜欢她,甚至不能容忍她,发生什么事都是她的过错。
租客米娅来了,给了伊齐肯定,伊齐瞬间精神焕发,像变了一个人。
而理查德森太太惊慌不已,因为米娅身上带着与西克尔规则相违背的野性,这正是她欠缺的、内心渴望的。
我们要懂得,什么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
幼儿教育专家孙瑞雪在《爱和自由》书中极力表达一个观点:父母职责是用爱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但至于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的自由。
武志红也说“父母不要试图扮演孩子的决定者,而应该给予孩子独立探索的自由,那样即便幼小的孩子也一样是一个成为自己的人。”
我们能不能一开始就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可以的,孩子从出生起就是自由的。
3
女儿可以是皇后,是身心自由的美丽皇后。
《欢乐之城》中我们又一次认识了王菲。
她一直是清澈透亮、灵动活泼的,像风一样自由。
不管遇到多大困难多大风浪,她总是轻轻一笔带过,自然而然、纯粹如初,没有颓唐感,更没有焦虑感。
当然,王菲是有我行我素的本事,她是千年难遇的歌后,不会为三斗米折腰,不会惧怕任何无意义的折损。
活出自我并不是那么容易,要有安身立命的本钱。而这一技之长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不断的学习。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追寻自我的过程,一直在学习的道路上前行。
孩子可能会有一个完美人生,也可能一生平平淡淡。可那又怎样,孩子自己想要的才是最好的。
父母要求孩子的不平凡,反而成了束缚孩子的枷锁。
周国平曾说:人生最低的境界是平凡,其次是超凡脱俗,最高是返璞归真的平凡。平凡的人生其实才是不平凡。
我们允许孩子的平凡。
纪伯伦在诗歌《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中写着: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希望女儿内心饱满、灵魂自在,不被任何外界束缚和绑架,自由如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