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关注的简友在文章里说:“去拿到每次事件后面的那份礼物。”
什么是事件背后的礼物? 一件事情发生后,没有唤起觉知力的人通常会被事情表象迷惑,卡在惯性模式里不能动弹。而开悟启智的心灵能够跳脱困境,拨开纷扰的表象,发现事情背后的积极意义,并努力寻求转化的契机,从而产生真正有生产力的行为。
怎样才能看到事件背后的礼物呢?我认为首先是定心。如果心不定,也就是吸引力法则说的能量不稳,被愤怒、伤心等负面情绪控制,就没法看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戒生定,定生慧。先要去除那些干扰人心智的念头和情绪,保持清安平和的心境。心定才能产生智慧,才能化干戈为玉帛,才具备把坏事转化成好事的能力。自从学习吸引力法则以来,经历的很多事情都验证了能量稳定的重要性。
她在文章里还解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宽恕。
真正的宽恕是看见(原因)、接纳(自己)、宽恕(自己)
与别人无关,与事情的对错无关,与是否和(谁)和解无关。
允许自己经历这个过程。从一开始的拒绝相信,到愤怒,到自责懊悔,再是悲伤。。。
如果没有卡在其中某个阶段,那么慢慢就能接受。
接受过后是“看见”,看见事情背后的人性。
(人性的弱点,谁都会犯错),然后才能接纳,宽恕也就开始了。
当真正的宽恕出来时,会转化为深深的感恩,以及为自己百分百负责任后的力量感。
矛盾发生,看起来是对方激怒了你,是外境没有配合你,但当我们内观,会发现,这些不愉快的感受,其实是我们内在的某些不安定因素被振动被激发。整个宽恕的过程,是舒缓接纳看清真相的过程。发生矛盾是正常的,有情绪是正常的,允许自己经历整个情绪过程,不抗拒不评判,在能量的流动中去体验去觉察,最终看清真相,领悟到事件背后需要我们明白的道理,由此而获得成长,并生起对事件的感恩之情。
身心灵讲内观、修正。佛说:一举一动皆是修行。什么是修行?就是转变行为和观念,把贪、嗔、痴、慢、疑这些毛病改正过来。与人相处的时候,除了要用慈悲心,包容、宽恕别人的错误;同时,还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成果奉献给众人,随时随地能运用理性和智慧,解决各种烦恼。所以,一个修行深厚的人,非但对自己有利益,他的行为举止也一定能嘉惠他人。修行,就是彻底改变自己的习气,让自己做一个有理性、有智慧的人。改变自己面对环境的心态,那么,再恶劣的环境都可以泰然处之;这样不但可以让自己身心安乐,也可以帮助身边的人开发内在智慧,得到身心安乐。
生命是一场修炼的旅程。佛家说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生理上的痛苦);爱别离(情感的痛苦);怨憎会(情绪的痛苦);求不得(贪欲的痛苦);五阴炽盛(灵魂的痛苦)。所以我们要戒贪(贪婪),嗔(怨恨),痴(执念),才能由戒而能定(内心的平静);由定而生慧(对人生和世界的认识,乃至爱与关系的认识)。有的人因苦而困,有的人因苦而解脱,有的人因苦而乐。很多痛苦还会循环。比如原生父母的问题会代际遗传,婚姻爱情的问题会不断重复。所以我们才需要修习自己的觉知力和领悟力。
“念”字诀:念起即断,念起不随,念起即觉,觉之既无。
跟朋友讨论何为智慧,我俩一致认为,智慧是一种境界,是看清万物本源,洞察世事后的清明状态。聪明不等同于智慧。聪明对功利有用,智慧对功利无用。智慧的功用在于找回天真和纯粹,是成年人重新获得澄明之后的快乐。
有人问我修习身心灵以后的感觉。我答:感觉就是生活真特么美好,虽然烦心事一样不少。是的,世界没变,是你看待它的角度变了,观感变了。
带着觉知在人间游历,很好玩,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