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懒,什么都不想做,就想闲着,尤其是最近的我,一改自己努力上进的模样,任由自己吃喝玩乐。书也不想看,更别提专业书,课也不想听,更别提专业课。伙伴也不想理,没心情理会。我得给自己个deadline了。不能再沉浸,半年过去,今年的计划就又泡汤了,还有更理想的生活可以追寻,许多奇妙之境值得探索,还有更不一样的自己值得发掘。我曾经想做榜样,孩子们的榜样,做个认真负责的人,优秀卓越的人,勤劳勇敢的人。想让身边的人为我骄傲,想做有意义的事情,成为有价值的人。所以常常想着精进,想要考上研究生,想要更了解自己和这个世界。而最近一直提不起兴致,所有都按了暂停键,想要重整旗鼓重新出发好难。需要更多的自律和能量,我暂时没有,只能一点一点来。按照计划,备考现在已进入强化阶段,而我没什么拿来强化的基础。步入二十九快三十的我不确定自己要不要更好,还是现状,太满意现状了怎么办?朋友说既然起心动念了就要全力以赴去做,去达成目标你才知道好不好,做正确的事就永远不会错,但是不一定就开心,上次看到说幸福是由两部分构成,一个是自我价值感,努力追求卓越,和优秀的人做优秀的事情,比如像妹妹那样,在追求的路上,做一些许多人记得的大事情。另一个是降低欲望,感受已有的,大概是这个意思,我现在在第二个里。
TIPS:1. 制定可控目标(提升掌控感和积累成就感)2.增加一些被允许的体验(理解和接纳让我们更喜欢也更欣赏自己)
曾经想过终极的追求是能够从事公益事业,为社会尽一份力,可以不为了钱工作,够用就行;发愿挺大,想着要去这里那里各个地方做什么轰轰烈烈的事情,后来听了古典老师的《超级个体》,老师说慈善就在身边,就在我们每天接触的人和事那里,带着善念对待周围的亲人和朋友,多一分理解和耐心;从前的自己很自私,除了过好自己不想照顾其他,后来发觉了自己的幸运,有余力感念周围的生活与人和事;之前朋友圈看到什么筹款或者捐钱的都没什么感觉,而顿悟后再看到就常常想起古典老师的那句“慈善在身边”,时不时会在能力范围内给到需要的人一些帮助,发觉自己也开阔舒心了起来,好神奇。本月才加入了韩红慈善基金会“月捐人”计划,期待一点小改变,让自己很满意。
看到在乡下摘了一天橙子的老爸,为他开心的同时也感受到他的无措,对待年龄上涨自己变老的无可奈何,怀念年轻时候的自己,那个时时刻刻被需要的自己,顶梁柱的自己。今天五点多电话时候他还说着自己老了,没说全的话可能是觉得孤单吧。想着能有机会让他好好体验如此的生活真是好事。好好睡一觉,明天又是新的一天。身体力行摘了一天橘子,我也花一千块邮寄给了家人们(78一箱/88甘肃),家里人多就是福气足,好事,期待爸妈的关系能在两人的成长中有所改善吧,这几天温度上升了,也会让老爸的兰礼县之旅更享受一些。最近坐车时也听到了他对乡村生活的向往,能在一个可以游泳放松的地方和朋友们喝喝小酒,侃大山那就太美好了,期待有天能让他距离这个愿望近一些吧,努力。(2023.12.4)
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想到过年回去时候的我们常常用酒精表达情感,啥话没说,都是在酒里了,二叔,三叔都是。想做些什么改变能让他们这一代硬汉也能好好感受幸福和满足,不会觉得表达脆弱和情感是脆弱的。花钱和买东西只是一方面,也是最简单的物质层面,而真正的精神层次的怎么给到家人才是真正收益的。想把公众号做起来,一个是关于家庭幸福,一个是孩子教育(家庭教育),要学的 还很多,修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