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是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以及丑月的起始,时间是在公历1月5-7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285°。对于中国而言,这时正值“三九”前后,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民间有句谚语:“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在二十四个节气中,小寒是倒数第二个节气。
这时要重视养生保健,为迎接开春,做好春病预防,明年是庚子年,为火不及之年。火不及,各种病菌就容易滋生蔓延。各种与湿寒有关的疾病就容易爆发。所以,咱们要好好熟读《黄帝内经》等中医宝典,学习相应的中医常识,根据自身情况提升自身免疫力,防范于未然。
现在是三九时节,也正是夏病冬治的时候,大家可以坚持做好三九灸或者三九贴,把夏天埋伏进体内的湿寒之气尽量驱赶出来,不然到了春天就容易爆发春病。下面就给大家介绍这个节气应该如何吃,怎么养生。1,小寒养肾为先 小寒虽冷,但阳气也在缓慢积攒、上升,是个进补的大好时节,尤其是对肾脏的补益。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补好了,五脏都可受益。黑芝麻、黑木耳、黑豆等黑色食物大多能入肾脏,是冬季养肾的首选食物。此外,核桃、桂圆、栗子等坚果类食品也是冬季益肾佳品。
2,喜温忌冷,减咸增苦 《黄帝内经》有“寒者温之”的原则,认为温性食物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能够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非常适合冬季食用。而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在体内,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基础。小寒气候寒冷,是上火的“旺季”。这时的饮食应减咸增苦,多吃如苦瓜、陈皮、莲子心、苦荞麦等苦味食物可助心阳,减少过亢的肾水,起到养肾的功效。
3,防燥:内服+外用 内服:除了多饮温水之外,还应适量补充蛋白质及脂肪,如滋补汤品、大豆、酸奶、各类粥品,将水分“锁住”。外部保湿:可以使用加湿器。此外,还可以在暖气片旁边放置清水,或将干净的湿布放在暖气片上。也可以使用喷壶在你觉得干燥时或每隔2小时左右在屋内喷洒干净的清水。
4,小寒防寒:护好4处 ①头颈要暖——围脖帽子头颈受风寒侵袭,很容易诱发伤风感冒、头痛,甚至心脑血管疾病。建议:高领衣服、围脖、帽子等都可以保护头颈,冬天在室外即使戴一顶很单薄的帽子,也有助于防寒。②腰背要暖——晒晒太阳
后背是人体督脉的循行之处,督脉被称为“阳脉之海”,具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建议:腰背保暖最好的方式就是晒太阳,背对太阳而晒,还有三九灸、贴,滚背,可壮养人体之阳气,使全身气机调和畅达。③腹部要暖——试试按摩
腹部是连接身体上下的枢纽,人体身上很多重要的穴位都在此,如神阙、气海、关元等。建议:腹部保暖除了平时要保证穿着外,也可两手搓热后按摩腹部,来提高自身的驱寒能力。④脚部要暖——热水泡脚
脚踝部有200多个穴位,是人体“小心脏”。而脚离心脏最远,供血少,寒气很容易从脚底侵入。建议:除了穿保暖的鞋子外,最好睡觉前用热水泡脚,然后用力揉搓脚心,促进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