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瑛是谁,是张爱玲的原名,成名的是张爱玲,但她骨子里还是家里人叫的小瑛。
她作品的翻拍率过于高了,导致现在很多人知道这个人,但没看过她的作品。我读她作品的很大初衷也源于对贵族八卦的好奇。
每个人读作品都会有自己的见解,我只说我的看法,看她作品就要了解她的家庭背景,了解了这个才能更好看她作品。
我没了解她之前,看倾城之恋,觉得有点矫情,有点点像爱情小说一样,她的作品会更受女读者的喜欢。
又看了她的私语,还是有点矫情,但文笔很好,同时对她的家庭大概有了了解,同情她的经历。
后来再深入,她的才华和痛苦都来自于这个家族,没有这个家庭背景,她不会从小住在洋房里,没有她父亲,也不会读红楼梦。
当然这个家庭给了她很多痛苦,没有亲情,只有冷淡冷漠,这些才塑造了她。
她父母都属于遗老遗少吃遗产类型,父亲所有贵族子弟有的毛病他都有,母亲那么潇洒也是有家里遗产兜底。
她的父母如果从心理学上来说,本身就不是心理成熟的人,并且及其自私的人,作为父母是不合格的,他们财产也不是自己奋斗来的。
这两个坐吃山空的人,有这么多遗产,光顾自己潇洒,可怜的是她和弟弟。
她母亲表面上是独立女性,不忍丈夫纳妾吸大烟,主动要离婚,在当初那个时代实属先锋女性,但她母亲确实没做到当妈的责任。
张爱玲在作品中渴望母爱,又有一些恨,在于她的母爱太少了,母亲在她身边的时间太少了。
父亲则又懦弱又暴虐,她父亲是满腹经纶的才子,来源于同年她奶奶的严厉教育,还给他穿女孩衣服,绣花鞋,怕他学坏。
可奶奶没想到十几年后,她早已过逝,儿子还是成为了她不愿看到的样子。不过想想也是,童年太过严厉的教育,等到独立当家时,
有这么大笔遗产,正好没人管了,这是件很可怕的事情。她父亲对于女性也是既爱又恨,总觉得是还没走出他童年时受母亲的压迫的影响。
这么看,张爱玲的父母都没有健全的人格,又有这么多遗产,年纪轻轻当了父母,还没尽到父母的责任,可以当成家庭教育的典型了。
她的才华大部分来源于父亲,他对父亲是爱的,可也有恨,恨来自于父亲的再婚。在她的童年记忆里,14岁之前的人生还是很美好的
在那年终止了,不过她比她弟弟幸运,她有才华,可以通过文字抒发自己的情绪,有评论说,千万别惹张爱玲,
否则她就会把你写到文章里,父亲,后母,舅舅,家里其他亲戚都是其受害者。
当了解这些,再去看她的文字,这就是当代红楼梦,给我们看看这些落魄贵族子弟的生活。
恰巧她非常喜欢红楼梦,父亲也喜欢,这不觉感觉很讽刺,早就预料到自己的命运,却无力去改变。
她那句,就像泡在酒精里的孩尸,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