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聋哑”
这是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指明明拥有健康和正常的听力及语言能力,却在职场、婚姻、家庭、社交中装聋作哑。
壹
“假性聋哑”第一级:面对事或人,看上去似乎是在倾听,其实心不在焉;听上去是在说,其实词不达意。
小雨同学最近遇到了一个难题,心头一直闷闷不乐。
她酷爱的舞蹈演出和乒乓集训在时间上冲突了。
舞蹈是自己从小最爱的,而且偶尔还会去参加一些演出,这次暑假老师说在北京有一场演出,这场演出,她心心念念地盼了很久。但,乒乓集训是妈妈通过她家委会委员的关系好不容易求到的一个名额,能让自己成为一名乒乓球队员,代表学校去参加比赛,这也是一种荣誉。
但是,两者必须舍弃一样。
当时间越来越近,小雨急,她的妈妈更急,两个人经常会有以下的对话。
“小雨,你决定好了要选择哪一个吗?”
“妈妈,你觉得我应该去哪里呢?”
“我尊重你的选择呀。”
“我好想去北京参加舞蹈演出,老师说了,这次北京演出是非常难得的一次机会,她争取了很久很久才拿到了这个演出的名额,但是兵乓球这里… …”
“乒乓球这里,如果你这次不参加集训的话,就直接出局了,再也不能进去了,那可是妈妈好不容易给你争取到的名额。”
“嗯,那好吧。”
这件事不止成为了小雨心头的一个难题,而且也成为了她妈妈心头的一个难题。她妈妈觉得自己在这件事上做得很好,是个比较民主的母亲,因为她表态——尊重孩子的选择。但不知为什么,小雨却一直没有办法做出选择,给不了妈妈一个最终的答案。
——因为小雨的妈妈根本就没有真正听到小雨内心最真实的声音,她最想要的需求,所以小雨无法做出选择,她选择了舞蹈,担心会伤害到妈妈;但选择乒乓,这不是她内心真正的本意。
真正聆听的是对方的需求,而不是只想着自己接下去想说什么。不是真正的聆听是达不到一种同感的,产生不了共鸣,就无法明白对方叙述中的意图,也无法明白他人的感受。
贰
“假性聋哑”第二级:故意把对方的意思扭曲歪解,甚至是用自己的意识去评定和审判对方的话语,然后表述和对方所表达完全不同的意思。
敏嘉是一个初二的学生,今天她特别愤怒和委屈,年级教导主任竟然当着很多同学的面直接批评她,原因竟然是因为她刚刚剪的头发让教导主任觉得太时尚,不适合学生。
回到家,敏佳看到父亲就直接抱怨。
“我觉得我们的教导主任简直就是个变态,未免管得太宽了吧,还当着那么多同学批评我,气死我了。”
“你是不是又做错什么事情了?把你们教导处主任给惹火了?”
“没有啊,不就是我剪了个头发嘛,她就觉得这个头发太时尚了,她未免管得太宽了吧?头发是我自己的,我想怎么剪就想怎么剪,再说了,这个头发也不算时尚呀,我看到我们学校很多女同学都剪了,她怎么就盯上我了呢?”
“你就是不听话,当初我就和你妈妈说了,你的头发剪得不像一个中学生,她就是把你宠坏了。”
“可是人家剪了,为什么教导主任就不批评她们呢?要批评就一起批评,这样才公平!”
“你要什么公平,这世界上本来就不存在任何公平,你想要公平,前提是要你自己具备这个让别人对你公平的资格。”
“哦… …”
“审判式说教”是很多父母常犯的诟病。都说动不动就讲道理的人其实是情商很低的人,这句话也可以用在我们一些父母身上,因为我们在对孩子的教育上,说尽了所有的大道理小道理。当真正明白对方的诉求是什么时,那么听到的就像没听到的;说的就像没有说的。
叁
“假性聋哑”第三级:对于一些事情,两个人完全不在同一个频道。你说你的,TA说TA的;你听你的,TA听TA的,彼此沉浸在自己的话语世界里。
默默和媛媛是一对好闺蜜,无话不谈,甚至连很多自己老公都不知道的隐私,她们都会向彼此倾诉。
只是最近,两个人都觉得关系有点怪怪的,很微妙,总觉得心里隔着一层什么,但她们也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事情是这样的… …
前几天,两个人又腻歪在一起,原因是因为两个人都和自己的老公发生了矛盾,但矛盾的原因不一样。默默是因为孩子教育的问题;而媛媛是因为婆媳之间的问题。
两个人未见面前,在电话里已经彼此哭诉一番,为了达到最佳内心安抚的效果,决定见面。
她们就约在了离默默家比较近的星巴克。
默默一见到媛媛,就开始哭诉她老公的问题:不管孩子学习啦;从来不顾问孩子的成绩啦;从孩子读书到现在,孩子的家长会都没有参加过一次啦;每次的兴趣补习班,从来不关心,报班和接送都是她在折腾啦… …
“就这样一个男人,今天竟然还来指责我对孩子的教育不上心,没方法。你说他有什么资格来说我?他自己都没有做到,有什么资格对我的教育指手画脚的?”默默气呼呼地叫道。
她已经被自己的情绪所裹挟,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话语世界里。然后等着自己的好闺蜜,能安抚她,帮她一起臭骂这个男人,甚至希望她挺身而出,为自己讨个说法。
而媛媛呢,心头的怒火根本就没有退却,想起刚刚午饭时,就为了自己说婆婆煮的“丝瓜炒蛋”有点咸,婆婆就开始生气,抹眼泪,然后一堆的抱怨:说她自己不做事还挑三拣四;说她把婆婆当成了免费保姆;说她明明不是少奶奶的命却要享受少奶奶的福… …
“我真的搞不懂,难道我连说一下都不可以吗?难道作为这个家庭中的女主人,我连话语权都没有了吗?这个老太婆竟然对我意见这么大,我还对她有意见呢?她不愿意做,可以不做啊,我又没有拿着刀架在她脖子上让她做了,再说了,她做也是为她儿子和孙子做,又不是为我做。我享受她什么了,竟然把所有的罪名的扣在我的头上,她委屈,我还委屈呢!”媛媛没有接默默的话,而是把自己的愤怒通过言语发泄出来了。她同样希望得到闺蜜的安抚,找到一种共性,产生一种共情。
然后的然后,两个人发现都没有说话欲望了,这场心灵安抚的约会在匆忙中结束了。
我们每个人都有强烈的表达欲望,特别是在情绪急需要一个出口的时候。当我们处在这样的一种情境之外,就会希望对方跟着自己的情绪走,根本不会去在意对方的需求和意愿,甚至屏蔽了对方的声音。
肆
“假性聋哑”第四级:有选择性的屏蔽对方的话语,有选择性的保持沉默。
小张和小姜是同事,而且算是比较要好的同事。但最近,小张对小姜有点想法,事情的原因是因为——小姜故意“装聋作哑”。
前天,小张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微信,是关于他女儿报学钢琴。这个班也是很奇葩,可能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想通过互联网达到更好的宣传,竟然要求报名的孩子必须把她们的公众号用不同的微信账号转发20次,才能获得进入优秀老师班的名额。小张呢,本来不注重这个,怎奈何经不起老婆大人的威逼利诱,只好在微信朋友圈请求大家帮忙转发并截图给他。
昨天是报名截止日期,下午五点是截止时间,但小张女儿转发的数目还差了两个名额,他老婆明确告诉他:他必须解决其中一个名额。为了女儿,他只好翻阅朋友圈,看自己熟悉且关系不错的朋友中谁还没有帮他转发,无意中发现,小姜还没有帮他转发。他马上和小姜私聊,拜托他无论如何,在下午5点前帮自己转发这条微信,并把公众号链接发给了他。
一个小时过去了,发现小姜根本不回他。他就急得去找他,发现小姜不在办公室。他只好又在微信里私聊,说请他一定帮忙,自己会好好犒劳他的。
两个小时过去了,依然没有任何回音。小张以为小姜是真的没有看到,但是当他打开消息免打扰的同事群里,竟然发现小姜在里面聊得不亦乐乎… …
小张终于明白,不是他没有看到自己的留言,而是他假装没有看到而已。
生活中,这种现象非常常见。很多人习惯性的用所谓的“情感和交情”来要求别人帮自己来做一些和他们完全没有关系的事。要知道,当你的利益和别人没有任何关系的时候,别人凭什么来帮你?当需要别人的资源来满足你的利益需求时,而你又无法给别人他们想要的利益时,对不起,别人这时候有权选择做一个“聋哑人”。
伍
“假性聋哑”第五级:完全屏蔽对方的声音和行为,成为典型的“聋哑人”。
婚姻十七年,两个人无数次的冷战,如今的婚姻是名存实亡,貌合神离。
小艾和小旭就是这样的。同在一个屋檐下,却完全成为了陌生人。不,确切的说是彼此的“聋哑人”。
小艾说,她们目前的婚姻,完全是靠手机微信来沟通的,而且是有事说事,惜字如金,能少写一个字,就不会多写,连标点符号都免了。
两个相处了十七年的人,能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完全是因为彼此缺少了最必要的沟通和互动。
也许是十七年的时间,早已消磨掉了彼此的激情,耐心和欲望吧。总之两个人的言语随着时间的推移是越来越少,直至到了一种想到要和对方说话,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反感和厌恶。
前两年,小艾为了缓和这种关系,也反思了自己的问题,开始学会慢慢和小旭交流,把孩子作为一个主要话题,和他说说孩子的生活,学习什么的,一开始,小旭还会回应几下,后来就除了点头和摇头,到最后,索性什么都没有了。
小旭的反应彻底的让小艾死了这条心。
“真正是聋哑的夫妻都想努力通过自己的唇语和肢体来进行沟通,而我们这对能说会听的夫妻却努力创造一个聋哑的婚姻。”小艾痛心地总结了她的婚姻。
现实生活中,这种“聋哑式婚姻”还是存在的。这种渐渐让情感消磨,让婚姻走向死亡的原因,很大是因为彼此失去了说和听的欲望,丧失了想去倾诉和聆听的能力。明明是有声的婚姻,非要变成无声,那么所有的一切都调到了静音模式。
尊重每一个声音,就像珍惜每一个愿意和你说话,听你说话的人。
学会接纳和善待每一种值得的声音,因为我们的生命从一开始就是用声音来迎接的。
作者:庄锋妹,笔名无萱草,上海松江人,系松江区文学协会会员。中国青年出版社新青年成长教育“妈妈作家”亲子创作项目重点扶持和签约作家。中国新时代女性自助、互助和共助组织“妈妈友时代”(ID:mamayoushine)创始人。中国新时代青少年趣缘、分享、共生+生态型社群组织“强国一代读书会”(ID:qgydreading)发起人。
主 办: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青年智库论坛办公室
承 办:中国妈妈友时代论坛
责任编辑:张佳莹
本文为庄锋妹原创作品。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和本平台联系,谢谢!
转载请注明来源:妈妈友时代微信公众号(ID:mamayoushine)
本公众号所有创意由“捷特(上海)文化创意工作室”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