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说什么》
林语堂先生说陶渊明是一堆照彻古今的烽火。
其实我们想一下,陶渊明有什么?做官也没做好,彭泽令都没做好,回去种地“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把地都种成这样了。
诗就几十首,文章几篇,可是为什么大家那么喜欢他呢?
陶渊明,人格伟大,与善仁。
他做官的时候,家里小孩没人照顾,给自己家里小孩请个仆人,然后给他儿子写了个字条“此亦人子也,以善待之。”
现在很多人有了一点位置,对人呼三喝四,对清洁工,吃饭的时候对服务员,态度极差。这就违背了与善仁的态度。
越是无私的人,其实最后更容易成就自己的私心。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要学习大地的精神,要厚德载物;人也要效法学习天的精神,要自强不息;人也应效法天道,敬畏天道;效法自己本来就该是的样子。
水有两个最重要的品质:一个是善利,一个是不争。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天道,利万物而不伤害;圣人之道,做好事情却不为自己争名夺利。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即阴阳二者的统一,“一”中蕴含着阴阳两个方面,阴阳二者参与到一起相互作用,形成万事万物。万物背阴而向阳,阴阳二者相互中和形成和谐状态。
古人留给我们的智慧,伟大人物留给我们的智慧,它能帮助我们解除世界上的纷纷扰扰,也让我们懂得和光同尘的道理。
所谓和光同尘,讲的是同流而不合污。
原则是放在心里的,不是跟人对抗的。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我们把别人打倒了,只能证明我比别人有力量,不断地战胜自己,超越自己的人,才是最强大的。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的,坚持不懈地按照“道”去做,这才是有远大志向的。
不失掉自己的精神家园,才能让自己存在更为长久,身体殒了,但精神永存的人,才是真正的寿命长久。
老子到庄子,他们追求生活的一种味道,一种境界。
感恩!9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