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
财的价值,有需要的劳动(我对他人和他人对我的价值)
学习的目的:
1.饭碗教育,满足父母期待(为了有人养活)
2.压力教育(将来没饭吃)
3.竞争教育(不能很好的与人合作)
4.兴趣教育(赢在未来)
学习的目的是提升一个人的文明程度,钱是工具不是体验存起来的快感,而是花出来达到自己满足的意愿产生的快乐,所谓赚钱赚的是时间,能力智慧都与自己兴趣有关,个人的长项发现和个人的价值体现。
生存还是赚钱?
钱是中间物,两个核心认识:
钱与自己喜欢的事情的关系
钱与自己让别人快乐的关系
动物大脑8%够防御天敌,90%用来吃喝拉撒睡
父母矫正了自己的财商,孩子才会有自己的财商
具体做法:
1.孩子每周积累零花钱
2.积累四周后有花过3次以上的经验可进行第3步
3.告知孩子每周可以多挣,连续每天刷牙一周可以多赚一元,画张画可以挣5角,洗个碗刷个锅挣5角等(白纸黑字写出来贴墙上)
4.如果想要玩具,让孩子了解多久可以赚到这些钱并且完成购买(有3次以上,可考虑第5步)
5.增加扣款项目,比如刷牙已成习惯,忘记一次,扣一块,晚睡一次扣一块,晚起一次扣一块(一个月只能引入一条扣款项目)
坚持两年以上孩子规规矩矩,15岁以后较难,财商建立越早越好
财商是在生活中不断设计练习出来的,孩子有支配权,使用权,通过定期收入满足自己意愿,自然也会积极主动。
财富的核心概念
丰富的积累的物质为财富
短期获得的大量物质为发财
对财务的规划能力
对财富的管理能力(做什么)
对钱财的使用能力(收入和开支按照意图实现,而不是只靠劳力)钱能生钱
财商的形成过程
1.交换
大量的活动家庭日常
交换中的自我满足
交换中的别人满足
长期的过程形成意识的习惯
2.计算
交换的值不值
下一次还换不换
如何换来更多
3.积累
具体目标是什么?列出来(培养未来想要什么)
流入速度,数量,日期规划
积累过程的付出与数量
形成认识的次序
1.认识到钱对自己的好处
2.数量是不同的
3.满足有程度的不同
4.满足别人才能赚到钱
未来的世界不是靠单打独斗,而是团队合作抱团取暖的共赢,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商业文明的改变。
想到:
这节课对我触动很大,父母都想把孩子培养好,如果父母自身没有正确的财商思维,又如何培养好孩子呢?那只能是无稽之谈。先把自己搞清楚,整明白,人活一世,时光易逝,思考自己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哪里才能让自己智慧和能力都得到提升,拿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下步行动:
1.在生活中和孩子执行财商五步法(目前可以进行第3步)
2.孩子意愿清单已列好,引导如何一一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