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我清楚地记得,这是我高三时提出的问题。当时我常常思考这个问题,可能是升学压力太大吧,但却不知道答案,所以很苦恼。
后来上了大学,毕业工作,结婚生子,生活逐渐忙碌起来,被裹挟在滚滚红尘中,却再也没有追问过这个问题。直到读了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开篇便讲了人生的三大任务,即人活在这个世上究竟有何意义,我觉得非常有理。
阿德勒说,人活在这世上就必须面对三大约束,明白了这三大约束,也就能够解读人生的意义了。一、每个人都是地球上的一份子,人类的一员,要想活在地球上,便要强健体魄,发展心智,以继续个人的生命;二、没有谁是人类中唯一的存在,每一个生命都依赖于群居共存,我们生存在与他人的联系之中,一旦隔绝,即是灭亡;三、任何一个人都无法逃脱男或女的性别,人类是由男女两性构成,没有那个男人或女人能够罔顾两性关系而度过一生。
个体心理学发现,人类的一切问题都可以归结于以上三大约束中,对应人类生活的三个主题:职业,社会和性。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爱情生活一片空白,工作上一无所长,人际关系也很糟糕,没有可以依赖的伙伴,那么他必定常常遭遇失败的挫折,并认定活着是无意义的;而如果有这样一个人,他有亲密融洽的婚姻关系,工作业绩显著,交友广泛,那么他一定会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是机遇,他会坚信没有闯不过去的关卡,他会愿意贡献自己的力量。
由此我得到的教育教学上的启示是:我们要教给学生的知识,必须要与实际意义联系起来,与他日后要面对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有句话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儿童有社交的天性,语言学习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学校里的学习,虽然看似是群体的,但真正学习的过程具有非常强的个体性,且与社会生活无关,既机械又狭窄,怪不得学生不爱学习。但现在逐步开始的项目学习,任务型学习,合作探究式学习就比较符合儿童学习的规律与特点,他们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合作,以此弥补自身的弱势,这更符合日后走上社会之后的能力需要。所以,老师们的课堂是否应该更新教学设计,考虑更多的任务型学习和合作性学习模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