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就听说过《十二怒汉》这部电影了,但一直没有机会观看。上个周末晚上,我在家闲着无事,刚好电视盒子里又有这部大片的免费观影,于是我花了一个多小时将它看完了。
首先,我要说的是,这真是部好片,值得推荐给身边的朋友看。电影内容很简单,十二个陪审团成员要对一件案件做最后的合议,然后把最终所有人一致同意的结果交付给法官,法官要根据他们的结论判处犯罪嫌疑人死刑或无罪。整部影片就是讲述这十二个人关在一个会议室里激烈讨论的过程,拍摄的时间节奏就跟我们现实世界一样,就是开会的一个多小时。在这里,我不想转述具体的剧情,只想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
1. 大多数人都同意了某个看法,你敢就你一个人持反对意见吗?
大部分人都不喜欢别人说自己随波逐流,没有自己的主见,但是真要自己表态的时候,很多人就成了自己都不喜欢的那个人了。一开始有人跟你说“1+1=3”的时候,你不相信,但是,当你身边所有人都告诉你“1+1=3”的时候,你可能就怀疑自己了。如果你是班里最后一个回答问题的人,前面50个人的答案都是一样的,但你知道他们的答案有问题,你会怎么回答?在每个人独立作答的时候,比如考试,你肯定会忠于你内心的答案,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了。可是,在公开场合,我们会受前面的人的影响,趋向于取阅大部分人,违心地作出跟他们一样的回答。
从众心理是社会的主流,大家都不喜欢当异类,特别是自己的观点与大众的观点有强烈的对立感的时候。而从众,又会使个体的智商急速下降,就如《乌合之众》一书所描述的,个体的智商在群体行为里毫无作用。你平时是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市民,当你开车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看到大家都把车停在路边没有划停车位的地方,你理所当然的认为这里停车是没问题的。等你要离开的时候,却发现这一路所有的车都被交警叔叔开了罚单,你才后悔没有按平时的遵章守法的作风行事。
2. 认真对待工作,尊重别人的生命
在美国,做一名陪审员,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有些人只把它当作一份例行公事的工作,只希望草草了事,别影响自己的计划安排就行。有些人,则能认真对待,谨慎行事。电影里的这个案件,是关乎一个年轻人的生命,在这十二个局外人当中,可以看出每个人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如果不是第一个人投了反对票,就没有后来的疑点重重,结局峰回路转了。对每个陪审员来说,这个案件跟他们都没有利益关系,他们大可不必较真,轻松结束这场讨论,就跟我们每天应付工作一样。但是,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既然来了,就认真做好,不做混水摸鱼的糊涂人。
我们每天的工作生活,都过得有点麻木了,就会得过且过,希望事情能推则推,能过则过。如果做事情我们能认真一点,出来的效果就会很不一样。做好的工作计划,如果认真执行了,就不用担心 deadline 来临前的手忙脚乱;跟朋友约好时间会面,如果能准点到达,会让你们的友谊维持得更好。认真一点,尊重每个人,生活会更美好。
3. 不要固执己见
工作、生活,都不是辩论赛,不是一开始选择了观点后就要誓死捍卫到底的。在事情的开端,我们了解到的信息有偏差,没有全局观,自己的观点难免比较片面。很多人由于在开始的时候话说得太满,等后面发现更多资料不再支撑自己的观点的时候,也不能放下面子,承认自己开头的错误。当然,这也涉及到事情相关的其他人的表达技巧问题。如果对方抓住了你的错漏下,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追住你的错误不放,你反而会全力反抗,即使知道自己是错的,也要抗争到底。但是,就事论事,才是处理事情的最好选择。我们不必理会别人的态度,只需关心自己的见解是能根据客观条件适时作出调整的就可以了。
结语
《十二怒汉》教给我的还不止以上几点,从这部电影当中,我们能看到自己的某一面,或者是很多面,只不过这很多面可能不是集中在同一件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