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促席说彼平生----2022悦读笔记(二)

(六)、《瓷上中国——China与两个china》,胡平著,4星。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作者是土生土长的南昌人(和我一样),学者、作家,他对这片土地怀有深刻的感情,因此才写下那么多关于吾乡吾民的书,以一己之力扛起了赣文化研究的一面旗帜,令人尊敬。我骄傲于中华大地几千年的文明历程,也对手工艺人满怀敬意,这本书很适合现下的阅读。四年前点点在景德镇参加游泳比赛,比赛间隙和队友们匆匆游玩了一下,拉了下坯,此外对这个城市没有留下太多印象。经过此书,了解了景德镇的过去与现在,历史和未来,对之有了完全不一样的观感,只待再去探访。作者追溯历史更关注现实,他痛惜于千年窑火的衰败和困境,和众多有识之士一起积极探寻古镇的出路,力求恢复往日的荣光,甚而成为世界的瓷都,可钦可佩。这座古城将“山水与人文,艺术与生活,串联起来,融入一片天地清音,她已经成为一座创造人类精神的‘精武馆’,一个容得下任何梦想的地方,充盈着太多自由而有趣的灵魂。她正吸引着大量景漂族,在这座城市创造一种美景、厚德的镇生活”。

作者学识渊博,文学修养也很高,诗词、典故、民俗、风情信手拈来侃侃而谈,读来多有趣味受益不浅。只是逻辑不够清晰,不是惯常的以时间为主线的写法,更像是兴之所至,却也古今中外切换自如,应该是有意为之吧。多有犀利之语,对不合理现状不留情面地评论,诧异居然没有被删。

“胡平一直在爱与恨中思考,以其饱含浓烈情怀的江西书写表达着对这方土地的眷恋。”

(七)、《和佛陀一起云游四季》释见介著,4星。

掩上书卷,仍觉余韵悠长。作者是台湾的一位比丘尼,本书虽是以自然之美讲述佛法之美,但是普通读者把它当成清新淡雅的散文集读也是可以的。她把女性细腻的情感和自己修行的感悟融入文字里,冲淡平和从容自如。万物有灵且美,山间的一缕晨雾,清晨的一声鸟鸣,都是自然给予的馈赠;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荫,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花之开落月之盈亏和人生的起承转合何其相似,如何在流转的四季中安然当下不念不惧,对无常世事坦荡处之,我想这就是作者所要传达的理念。

很喜爱这类充满禅意的文字,喜爱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的意境,即使不是学佛之人,也能从中获得生活的启迪。

(八)、《读画记》钱红丽著,5星。

这是作者的一本私人读画随笔,记了她看唐寅、赵佶、虚谷、林风眠等中国画家,还有夏加尔、东山魁夷、弗里达、中岛洁等外国画家作品的随想。(随笔类书籍就这点最好,没有延续性,可以随时随地来上一两篇,自由自在。 )我以为她的语言比画更动人,隽永悠长清简内敛,带着一点“与时代保持距离”的孤寒和质感。醉心于她的文字,虽是借来的书,还是忍不住拿笔画一道道杠杠,读之再三不忍合上。深刻体会到普通读者和优秀作家之间的差距,痛感自己所写语言之单薄词汇之寒酸,完全是她的反面。唉!不说也罢。

几年前刚学水彩时偶然撞见了林风眠的几幅风景画,那时根本不知他是何许人也,惊鸿一瞥即被明亮艳丽的画面打动,遂临摹一番——说临摹实是不知天高地厚,差着不知多少里路呢!我看画多半凭直觉,他的仕女系列也很有韵味,优雅高贵温柔娴静,是隔着烟火的清冷,是云中月的只可远观,是透着孤独的不可侵犯。而作者形容:“把一切都化解掉,是她的冲淡宁和,还有逼人的安静——安静是一种奇异的力量,胜过无边的喧嚣。”又评价虚谷:“他人生的曲折,在后人的笔记里,也不过几笔带过。江山一代一代,如烽烟四起,一个时代夹缝里的人,能有多少汉字将它挽留?”如斯佳句比比皆是,叫人叹服。藉她的眼她的叙述,好像能更深地沉浸到画里,领会画家的意图。关于人生,关于美和自然,她都能一一道来不急不缓,安宁沉静如同石上流过的清泉。看到贴合处,颇有得遇知己的欣喜,是值得再次拜读的作家。

(九)、《巷里林泉》故园风雨前著,5星。

作者虽是70年代生人,可文字没有一点老相,温润幽默的语言常令人会心一笑。她是闲人一个,看山看水看野猫看不相干的路人甲,看得乐此不疲兴味盎然,继而写得生动细致活泼有趣,让人不禁感慨原来事事皆可书写,并非只有宏大的题材才能震撼人心,胸中有墨,俗世俗景的点滴也能风起云涌。例如她把一个小伙路边洗头的情形描述得活灵活现很有画面感,把楼上的看客和作者这个看客都刻划得让人忍俊不禁,实属难得。为何作者总能在生活中遇见和发现饶有趣味的人和事?我想应该归功于她所具有的理解事物的禀赋吧,因为在一个思想丰富的人眼里意味深长的事情,对另一个肤浅庸俗的人来说,也许不过是庸常世界里乏味的一幕而已。

日课说:“每个人都是生活记录者。”的确,只不过有人善于用文字与他人分享,有人默默印刻在心里。作者属于前者,无论是写人、事还是景,她都是恰到好处的欢喜、温柔和善意,有曾经的苦难令人唏嘘但也不沉重,是点到为止的克制,念念不忘未必再有回响,不完美的世界依然值得。她的文风和李娟、陈思呈接近,是我偏爱的类型。可惜我没有如她一样的生花妙笔,即使对周遭有一些小小的感触却多讷讷不得言,不足为外人道也。

(十)、《少年安得长少年:唐代诗人的恣意人生》陈舞雩著,4星。

“唐朝的月亮,就挂在眉梢。”(王建房)

对于这类诗词古意的书,还是很喜欢,隔段时间就寻一本看看。这本照例不错,是作者为唐代十二位诗人所写的传记,语言诙谐幽默,有网友评论说:“故事是唐朝的,语言是21世纪的。”有别于传统的诗词鉴赏,作者更多地代入主观情感,用当下的语境言说他们的诗和人生,令人耳目一新。书名语出李贺:“少年安得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意思是人的少年时光怎能长久呢,即便浪涛翻滚的大海也有变为农田的那一刻。三联出版有一本杂志《少年时》,我很喜欢,给点点订了一年。少年是青翠的竹,昂扬炽烈;少年时期是人生最激荡的岁月,带着一往无前的锐气。千年前的诗人们,也曾有热血少年时, 作为侠客的陈子昂,特立独行的高适,总是一脸悲苦的杜甫,还有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李白,被作者讲故事一样轻松道来,一幅大唐瑰丽画卷徐徐拉开,万千风云只在笔下。期待续篇。

时间已到下半年,入伏的日光热辣又刺眼,知了永远在张牙舞爪地叫着,有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气势,空洞而漫长的日子实在无趣,还是好书候着,在书中邂逅安得促席说彼平生的欢畅吧。

附注:配图出自VIVA旅行家公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1,817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329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354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498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600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29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979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22评论 0 26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189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19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54评论 1 34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29评论 4 33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40评论 3 31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6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93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382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43评论 2 34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