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跟随杰哥杰妈参加行走读城的活动,依然惊喜连连。前两次在走城墙和几个景点的探访中,深度了解了重庆的一些历史。但是在清明之际,去拜祭英烈的活动是意义最为深远的。虽然已经在这个红色的城市生活了两年,却对很多英烈们的事迹和纪念馆知之甚少。不是不想去,而是怕用自己一贯走马观花的方式,没有给孩子带到所期望的知识和信念。
终于在这一次清明,我们跟随杰妈和杰哥组织的第三次行走读城的活动和十五个家庭一起踏上了这一次拜祭之旅。这次难得的是三宝爸能够在我们活动前几天赶回来,并且能够参加我们的活动。
清晨到达约定地点时,看到了读书会的妈妈们以及家人和孩子们,倍感亲切。其实每天的晨读相守,让妈妈们之间已经有一份很深的情谊和一种闺蜜的感觉。而几次的研学活动,也让孩子们之间有了很多熟识的交流和默契。所以相聚时的亲切与欣喜让大家对这次活动更加憧憬。
出发前也给孩子们补了一些红色的知识,但到了红岩村后才发现自己补错了,补的都是江姐、小萝卜头和陈然的故事,而不是红岩村所纪念的历史事件。还好我们很快进入状态,去深度地了解红岩村那段历史,和先辈们为我们的付出。
在简短的破冰活动后,孩子们领到了杰哥精心制作的研学卡,里面还有一张小菲姐姐隽秀的沁园春雪字帖。这张研学卡里,有今天游览的旅程图,还有一些知识填空题以及签名区。这些问题和地图是孩子们往下进一步探索的指引。三大纪律“不乱跑、不嬉笑打闹、不吃零食”,也时时被强调,孩子们有了这些界限和规则,活动的组织就要相对顺利和纪律性强一些。杰哥宣布:回答问题后,根据印章数来颁发产品。这一举措也大大的鼓励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一起到达了红岩的岩石之后,杰哥给我们介绍了这里原名叫红岩嘴。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渝办事处设于红岩村。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博古、吴玉章、王若飞、邓颖超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曾在此生活、工作,历时8年,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亲赴重庆,莅临红岩40日。重庆谈判、上党战役,毛泽东坐镇红岩、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为红岩的历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
红岩村社区的主要景点有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红岩革命纪念馆等。而我们此行是探访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同时也是中共南方局的办事处。
办事处的旧址原是红岩女杰饶国模的大有农场。她是一位立志实业救国的女性,也是黄花岗72烈士饶国梁的胞妹。她在国家危难之际,慷慨的将这一片农场给中国共产党使用, 是党的领导人有了运筹帷幄、改变历史的基地。
整个旧址仿佛一座美丽的庄园。在清明的春意下,更显得生机勃勃。当我们在绿树成荫的小道间穿梭,在烂漫的杜鹃花前流连,在樱花树下野餐,在牡丹园中徘徊,在刻着《沁园春·雪》的石碑前吟诵,在浮着圆叶的池塘旁捉蝌蚪,这实在是一次十分惬意的踏青之旅。
在探访各个遗址小楼,游览了毛泽东、周恩来、邓颖超、董必武等伟人的办公地点,想象他们在那个乱世中运筹帷幄,为国为民谋求出路,带领中国踏上自强民主的道路,心里油然生出深深的敬意,和朝圣的仪式感。
八路军办事处遗址小楼的传达室的门背后有一个小小的洞,洞下有一个楼梯可供爬上,通过这个洞可以直接爬进2楼。这是为了当年为了躲避对面山上特务的监视而不得以开辟的隐蔽之道。可以想象当年办事处工作是一份充满危机的工作,得时时警惕敌人的监视和摧毁。
办事处小楼前是一幅周恩来和邓颖超的合影照,那是在抗战时期,重庆轰炸被接连轰炸了六年。有一次炮弹炸毁了办事处小楼的一半,周恩来表示了坚决不撤退决心,和邓颖超在被炸毁的楼前留念,激励着大家继续坚持战斗。邓颖超当时也是南方局的委员。他们夫妇俩堪称中国夫妇的楷模,拥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为中国乃至整个民族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此次出游的午餐是各家带的野餐。由于有时不得不花时间整顿纪律,开饭时间就比平时晚了许多,大点的孩子们基本都能耐心等待,小孩子们有些饥饿难耐。开饭前,我们来到一片美丽的樱花园。那是日本前首相送给邓颖超同志的贵山樱。此时樱花已谢,只见绿荫一片,甚是喜人。
当各样美味摆上,孩子们早已按耐不住,拿着各种餐具,将喜欢的食物夹到碗里。大人们则退到一旁,等孩子们夹好菜,吃饱后才陆陆续续地吃些东西。全然没有长者些的秩序。但大家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秩序。倒是9岁的小李周体贴地给杰妈端来了食物,小小年纪能自发地想到其他人,确实非常可贵。
午餐过后,便是绘本时间。孩子们簇拥在杰妈前,安静得听她讲述清明节的故事。家里三宝中数老二奕霖听得最认真。他还将清明节的由来写进了他的清明节作文。
无论是孩子还是父母,在这次探访之旅中重温了这些历史和为人们的点点滴滴,因为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而感到骄傲和倍感珍惜。
体会和学习了红岩精神之外,收获更多是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这是孩子们第三次参加行走都成的活动。记得第一次活动是老二老三到处乱跑,害得杰妈只好给我出绝招“定规矩”。第二次活动,孩子们有了明显的进步,可惜那次老二被罚不得参加。而这一次孩子们的全程融入,让我看到了他们的进步和成长。
一开始老大和耀志、沅沅就组成了一个大孩子的小联盟。可能因为耐心不够或者急于找到答案,他们三个总是自成小集体去各个地点寻找答案。现在队伍喊到54321开始集合时,他们也总能飞速的赶到杰哥身边集合。尽管这一点不太符合整体行动的要求,但在做到了注意安全和按时集合的情况下,我觉得对稍大一点的孩子是可以允许的,以他们的求知方式和小的孩子会略有不同,更希望自己去发现知识。
但不足的是他们有些急于找出答案,很多地方往往是走马观花,没有去细细地品味,这也给一些小孩子错觉乱跑是被允许的。
老二的变化是让我最欣喜的。全程紧紧的跟随杰哥,认真提问和思考,并且做记录找答案。虽然不像第一次研学中的嬉笑打闹不认真。他认真的探访每一个地址,去了解那些人和事。在寻找不到答案时,有时会心急的提问。年长了一岁,确实有了那一岁该有的成熟懂事。
不足的是临行前给自己的包里塞了很多锅巴零食,一路上总惦记着吃那些零食。但终归还是守的规矩,没有在路途中吃了零食,不过野餐时却吃了很多。拍照时他和何敏言的小打小闹也让他的整个表现有了一些瑕疵。冷静也是他需要学会的一个功课。
老三在整个行程中玩得很嗨。他一路开心地走走游游,拾路边的花花草草,捡地上的小石子。和阳晨妈妈家的小晨晨比赛打嗝,和小慧慧一起钻木取火,在池塘边上捉蝌蚪。尽管没有用到研学卡,但他依然带着耳朵认真的去聆听杰哥的讲解和妈妈对指示牌的解读。分享的时候他开心的说他学到了很多知识,我是真心感到了他的这个收获的。
爸爸们的参与也是这次活动的点睛之笔。整个团队一共有六位爸爸参与,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凭着对家人的爱和妈妈孩子一起来到参加了这次活动。这十分可贵。一般爸爸们都很忙,是不参与这样活动的,但因为这一次是全家行动,所以爸爸们尽量挤出时间来,参加了这次意义深远的活动。
在活动的最后,由敏言爸爸带领大家合唱“少年先锋队队歌”,将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
每次研学,最有意义的收获之一就是杰哥精心制作的研学卡。A4大小的纸张上有手绘的地图、路线,和活动紧密相关的填空题,还有特地留出的签名区让小朋友们署名。正是这张纸片,开启了孩子们的好奇之旅,让研学有了清晰的方向和目标。让漫无目的的游走变成了目标明确、边走边学的发现之旅。
整个活动的组织耗费了杰妈和杰哥的很多心血。他们提前踩点,精心安排活动的各个环节,费力地维持秩序,因不允许带扩音器而不得不高声解读景点信息。面对近五十人的庞大队伍,杰妈尽力关注到每一个人的需要,杰哥也时时留意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为了让大家以最快的速度集合,杰哥自己还摸索到了一套方法,让孩子们能迅速聚集到他身边。
此行有太多的收获,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们,都学到了之前没有留意或未知的知识,学到了研学的方法,也在思考以后自己该怎样组织研学。
感谢杰妈和杰哥的精心准备。下一次我们还要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