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的说,我是个很没有思乡情怀的人,这和我的成长经历有关。
我出生在安徽的一个小县城的小村里,一岁多就被父母带去北京,在家乡零零总总估计都不够两年的时间,我们家在那里没有建房子,至今都没有,没有家何以家乡呢?
对于我来说更多的是他乡即故乡。
我的第一个他乡北京。
在这里生活了11年,上学的时候每年寒暑假都在这里度过。
小时候生活在大院里,夏天和一帮小毛孩爬高走低,上房揭瓦,抓蛐蛐,挖蚯蚓。冬天一起打雪仗,那时候北京的冬天还会经常下大雪,小雪球随便滚一滚就是一个大雪人。那时候空气也没有那么差,夏天可以看到星星,冬天很萧索,一帮人一块去澡堂洗澡,我还逃过票。
我还记得那个大院里的人都很喜欢我,小时候不长头发,我爸总给我剃光头,大院送啤酒的也是个光头,每次来我家送啤酒在门口就喊,“小秃瓢,开门”,我就应着“大秃瓢,来啦”。
我在大院里学会了骑车,学会了溜冰,很喜欢那里,听我爸说那个院子里住着很多名人,有作家,有导演,有国家队体操教练,有总理们的御用大厨。
大概是上三年级的时候,离开了大院,我小时候记忆中的第一次搬家,在大院里生活了7、8年,就这样结束了,我童年的大部分记忆都是在那里。搬家之后就很少回去了,最后一次去大院找小伙伴估计还是我上初中的时候,之后就再也没有去过那里。很怀念,我想这就是那种思乡之情吧。
第二个他乡是小城无为。
12岁回到小城无为上初中,在这里呆了7年。
初中三年是我最荒诞的三年,也是最开心的三年。回到真正的家乡,终于觉得和大家都一样,没有地域差距,才有了真正的友谊。
小城很小,不发达也不漂亮,到处脏脏乱乱的,但我觉得什么都很新鲜。初中过的很任性,逃课逛街,溜冰,叛逆的岁月尽情的叛逆过后,成绩当然也不会好,好在小学的底子打得好,尽管没有那么努力也不至于太差。一直都保持在班上中等偏上的成绩,尽管这样也还是上不了好学校的,但我真的从来都没后悔过,初中三年我玩的很开心呀。
很感谢初中遇到的两个好朋友,有她们的陪伴才让我的整个初中生活过得异常丰富,异常快乐。
高中时代,我也说了因为成绩的原因,最后进入了私立高中,真正独立的生活开始了,没有家人的照顾,我们慢慢变得成熟起来,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得,像是一夜长大了一样,突然就想要好好学习了。中途还自己转了一次学,多亏了闺蜜的帮助,帮我搞定了入学的各类手续,直接拎包入学。如果不是那次转学,我也不会是现在的我。在那所学校里也收获了很多真挚的友谊,受用到如今。
上周刚和帮我转学的闺蜜旅游回来,她也加入我们的笔谈群,和我们一起分享彼此的故事。
2018,他乡即故乡的故事还在继续,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