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我与母亲是不多话的,待在一起的时间不长也不短,大概是那种介于刚刚好的样子。
在最小的陪伴期不在身旁,在远游的离别时又无法在身边。
其实母亲是爱我的,我知道,但我感受不到。
1.
后来的少年时期,我也经历过,下雨天母亲来接我回家。那时候母亲是骑着自行车来的,撑着雨伞,雨很大,而我坐在后椅上却很开心,和母亲说了好些话,至于是什么,也记不清了,只知道嘴咧的很大,眼睛只有一条缝了,母亲和我都淋湿了。
那时候自行车也承载了好些的故事。
春季水痘高频期,我自然也是中奖者,是母亲一次次的骑着单车载我去医院打针,来回奔波。
还有母亲手把手教我骑单车,那时候个头矮,手握方向不稳,可花了不少时日。
2.
远游时期,与母亲聚的更少,只有节假日的时间,每次回家的第一、二天是比较开心的。往后的几天里,便有了争执,母亲总喜欢总她自己的思维来思考我的逻辑,这让我们的语言无法沟通在一起,也因为种种原因,我和母亲是不亲密的,在我的意识里。
她是喜欢妹妹的,尽管她总说一视同仁,手心手背都是肉,但在我看来的那个层面里,她是做不到的。
这样的一度让我感受不到母亲的爱,她总是很放心我的那一个。在很长时间里,我和母亲是很少交流的,吃完饭便独自上楼,也不参与他们的话题,甚至想快点结束假期。
3.
“妈妈,快到家了吧,我做好饭了,等你回来吃”这是极少的主动,也是最近表现行为,自然而然,心里想着就这么做了。
自己亲自下厨,从淘米开始,洗菜、切菜,每一个动作里都充盈着满足与甜蜜。
而今在家的日子,不多。很少自己去下厨,也可以说就随意起来了,被宠溺的“肆无忌惮”。
有那种好想好想,吃妈妈做的饭,感受妈妈的味道,特别的香,记忆中独特的记忆。
“做什么都好,只要是你做的。”很少撒娇式话语,反到是长大后开始表现。
为什么总是味蕾觉得天底下妈妈的饭最好吃,我想我开始有些明白了。
妈妈的饭里面烙印着她浓浓的爱意,在烹煮过程中,只要想到孩子们能把她煮的菜吃光光,就别样幸福。
妈妈的饭里面夹杂着她厚厚的沉淀,在经历过酸甜苦辣的百味人生中,自带着五香俱全,浑然天成。
妈妈是个了不起的人。
最近看到这样一段话:身无饥寒 父母无愧于我 ,人无长进 我以何待父母 。
4.
其实妈妈你是爱我的,我知道,我感受到了。
最近回家有些事情需要处理,是妈妈一次次载着我去的,不过这次换成了电动车。她一次次为我张罗,就怕我有个万一,又没做好。一直默默陪在我身边,让我特别安心。
同时也让妈妈安心,看着我完成。
在所有事情都遇到了一起,在同一个点发生,妈妈还是那样从容的完成了。
一边是家里急需处理的事情,一边是需要陪外婆去医院,一边是女儿要去办事,都发生在同一个早晨,亟待处理。
在处理完事情的第一时间,妈妈是骑着她的小毛驴,一路风尘仆仆,40多分钟的路程,来到我的身边。这样的路程她走了3个来回。
妈妈真的老了,她身上的重担是我所难以想象的。
但我能感受到她身上所散发的沉重,因为我们更亲近了,因为我感受到了,因为我想为妈妈分担了,因为……
妈妈总是对我说,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让自己轻松点。
孩子们中最放心的就是你了。
以前我很不听这句话,什么叫放心了,我也要爱,儿时没有的,现在还不能拥有吗?
如今我明白,我的爱偏执、占有、不平衡,是童年的阴影,但我有觉得自己很庆幸,我能够这么早知晓,慢慢去释然。
现在这句话还是挺好的,真的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