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婆镇申圪垱中心小学张静辉
新教育实验的第二项行动“师生共写随笔”,就是指通过教育日记、教育故事和教育案例分析等形式,记录、反思师生日常的教育和学习生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成长。
如果前面是读的话,那么这里就是写。如果说阅读是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的话,那么写作其实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之所以要“师生共写随笔”,是因为教育随笔(日记)是教育者进行思考和创作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批判反思型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如果一位内行教师、富有创造性的教师在结束其一生的创造活动时,把他在长年劳动和探索中的一切成就都带进坟墓的话,那将失掉多少珍贵的教育财富啊!”对于学生而言,日记可以记录成长的履痕,反思自己的行为,倾诉心中的秘密。这是一个心灵的窗口、灵魂的寓所、青春的阳台,是一笔人生的精神财富。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为了写得精彩,就必须做得精彩、活得精彩。慢慢养成习惯,阅读、思考、写作便成为教师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方式,终身受益。“师生共写随笔”就是倡导师生立足于每一天的教育、学习生活,在写随笔(日记)的过程中,体验生活,反思自己,促进和超越自我。有人把写日记称为“道德长跑”,我看不仅如此。试想,我们的老师如果每天坚持写一篇千字文,10年就是写了3650篇,就有300多万字了。教书育人怎么可能不得心应手?
当然,“写”只是形式,以“写阅读滋养底气,思考带来灵气,实践造就名气。为什么要强调师生共同去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师和学生的写作在教育生活中进行,才能共同编织有意义的生活。
有人说,教师的负担已经够重了,你还让教师们读书写作。我说,这与负担没有关系。反思本身是教育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孔子很早就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没有思考的教育永远是不成熟的教育,永远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教育。一个平庸的教师,很可能是教了一年书,重复了三十年,重复了一辈子。但是,一个善于思考的老师,教了一年就是一年,教了两年,就认真教了两年,他认真教了五年,就可能成为一个非常出色的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