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爸妈到了知天命的年岁,近几年,妈妈身体一直不太好,长期服降压药。脑洞比较大的我想象过无数次妈妈突然倒下的原因——心脑血管等各种疾病,甚至癌症都在考虑之列,但是从未想过是会是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
7月15号下午6点多我跟大姨在外婆家,突然接到弟妹打来的电话,先是带着哭腔的一句姐,然后就是沉默,我以为又是跟弟弟吵架了,我也默不作声,等着她继续说话,没成想,接下来直接就是“咱妈出车祸了”。车祸啊,是……去世了么?在大声惊讶地“啊”了一声之后,怕外婆担心,我就拿着手机出去了。妈妈情况危机,当地医院(爸妈在外省一个小县城打工)帮我们联系了另外一家医院转院。晚上八九点的时候,医生说颅内右侧有出血现象,可以保守治疗,也可以手术,分析了各种利弊,让家人商量。我们联系了在北京打工,稍微有一点点医学常识的舅舅,舅舅说手术的话担心历史重演(2014年,同样的夏天,大姨夫因为车祸进行了手术,结果颅内出血与脑梗同时出现,不久后逝世),让我们自己定夺。没办法,弟妹又给她姑妈(我们当地县人民医院的某科室主任)打电话,姑妈跟我们所在医院医生了解病情后,又咨询了她们医院神经外科的主任,建议我们手术。总算是给手足无措的我们吃下了定心丸,有过类似经历的人可能都知道,最难就是做决定,最难写的名字就是手术同意书上的签字。我还在老家,弟妹在手机上一直给我说妈妈的情况进展。10点进了手术室,凌晨1点多主刀的院长出来了,3点多伤口清理、缝合完毕。16号下午我到了医院,晚上,在北京打工的舅舅、舅妈、小姨也赶来了。当天,我们三个去icu看到了妈妈,脸色如常,头发剃光,浑身遍布各种管子。17、18号,由于每天都要去做ct,趁着那个空档我们都能看到妈妈,脸色变得不是那么好看了,开始黑黄黑黄的。18号下午ct片子出来后,医生找我们谈话,妈妈左侧出现了大面积的水肿,达到了手术指标,让我们考虑,如果保守治疗就加大用药,手术治疗就签字。好像医生就爱给病患家属出这样的选择题,没办法,我们再次联系了姑妈,我又联系了以前的同事,同事的大爸是我们当地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主任。(3天2次开颅,我们怕了,只能四处打听)姑妈跟大爸一致建议,尽快手术,并且做好术后后遗症的心理准备。从接到通知到签字不到20分钟,妈妈再次被推进了手术室。又是4个多小时的漫长等待。那会儿,我们只有一个心愿——保命!哪怕是植物人也完全接受,好歹回家有这么个人,在外的我们也走个牵挂。妈妈一直很坚强,23号就出了综合重症室,转到了科室的重症室。被推出来时,医生指着小姨、我,问她我们是谁,她都能够清楚地回答出来。
在神经外科的重症监护室里,主要就靠我们家人来照顾了。前两天一直低烧,护士说不到38.5度不能用药,让我们用毛巾反复擦拭,物理降温。睡得黑白颠倒的妈妈,白天继续睡觉,晚上一宿一宿地说话,虽然没有逻辑,答非所问,但我们一直在跟她聊天,至少让她知道,我们在!3天后就转到了普通病房,虽然在喊着爸爸跟我的名字,但是当我们站在跟前正儿八经问她我们是谁时,她并不认识,我想,叫我们的名字可能是出于本能吧。我、小姨、爸爸,三个人24小时轮流照顾。期间老家有风言风语说妈妈出车祸去世了,眼看外婆80大寿即将到来,小姨只能一点点儿地把妈妈出车祸的事情透露给外公外婆,当然,说的没有那么严重,可是聪明的老人总是从各个方面打听,开颅了吧?人能动么?有意识了么?……
看着妈妈情况逐渐转好,7月30号下午小姨回老家了,说是8月1号外婆生日时一起视频,让老人家看看也就放心了。主要就靠我跟爸爸照顾妈妈了,小姨再三叮嘱,照看好妈妈,一定不要让她从床上摔下来。
7月31号晚上10点多,爸爸睡觉了,我在守着。12点多的时候,我有点儿困了,但是想想一天都没合眼的爸爸,我不忍心叫醒他,就强撑着。快一点的时候,护士来查房测量血压,推门剩使迷迷糊糊快要睡着的我一下子醒了过来。护士走后,听着妈妈熟睡的鼾声,我竟然也给睡着了,直到听到咚的一声,我跟爸爸惊醒了。爸爸从陪护床上一跃而起,把地上的妈妈抱到了床上,我赶紧按铃喊来了护士、值班医生,8月1日凌晨1点08。妈妈呼吸急促,保持着类似翻白眼的状态,喊不喊没什么反应,嘴唇被牙齿磕破,嘴角、地板上都有了血。我很害怕、自责,这次的感觉是从车祸至今最浓烈的一次,就怕自己一时的疏忽把越来越好的妈妈给送走了。1点30再次被送进了手术室进行嘴唇裂口缝合,我在手术同意书上签了字,50出来,做了ct。幸好颅内没有出现紧急出血,接下来就是两天的观察了。(就怕慢慢渗着,做过两次开颅手术的她再也经不起折腾了)护士拿来了冰袋,我们给妈妈肿的老高的眼睛、脸颊、嘴唇冷敷。
第二天主任查房看到嘴上的伤口,又喊来口腔科的人进行了二次缝合,妈妈的一块烤瓷牙磕落了一大块,逐渐缩短的输液单子再次加长,从早上8点挂到了下午5点多。中午小姨发来视频邀请,我给挂了,谎称妈妈睡着了。忐忑了两天后,再次做了ct、肺部彩超等,一切正常,自责感终于减少点儿了,可是每天小姨、外公外婆、舅舅叮咛千万不敢跌倒时,我心里很不是滋味,特别心虚。自此,我跟爸爸又开始24小时轮流值班,一个人睡觉必须把另一个人叫醒,看到那个人洗脸,做到椅子上后另一个人才能睡下。
8月10号,医生说妈妈小腿上的血栓仍然存在,但是血液检查没问题,可以试着下床走走了。现在我的妈妈,尽管忘记了一些人、一些事,下床走路需要人搀扶,但是整体上脑子清楚,四肢都能动作,大小便自知,不影响生活。
28岁,突如其来的这场意外并没有让我嚎啕大哭,朋友说,小时候眼泪往外流,长大后眼泪往心里流。其实,也没有这么文艺,这么矫情,只是事情发生时我更多的想着怎么去解决这些事情,比如联系医生,询问保险公司、律师界、交警队的朋友,筹钱等等。身为长女,我更多的感受到了深深的责任感,弟弟文化水平低、老爸遇事没主意,我无所依靠,只能撑住。刚开始我也问过自己,是不是太冷情了?出了这么大的事儿,我的眼泪为什么这么少?毕竟2014年大姨夫出事儿、2015年奶奶检查出来癌症、2019年爷爷患癌最终离世我都比这个伤心。现在觉得那会儿是因为,所有的事情都有大人在料理,我尽管顾着悲伤就好;这次,瞬间长成了大人,先负责,然后才能伤心。
意外无情,但温暖永恒。出事后舅舅、小姨、姑姑、叔叔千里驰援,朋友、朋友的朋友热心帮忙,大方让我使用资源,同事无时无刻的牵挂、安慰,医生、护士耐心的解答,病友及她们亲属的体谅与帮助……这些,都让我感到不再那么难过了。夏天的一切就留在这个夏天吧,我们要陪着坚强的妈妈迎来秋天了!越来越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