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细雨悄无声息地落下,它们轻柔而连绵,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某种淡淡的忧伤。
雨滴轻轻地敲打着窗户,发出细微的声响,似乎在与我此刻的心情产生共鸣。
我的情绪,就像这绵绵细雨,低沉而难以振奋。
起因是我今天不小心摔坏孩子组装了好几天的机甲战士,在同他诚恳的道歉后,又帮他重新进行拼装,他并没有责怪我,还在一旁指导我。
让我情绪低落的是突然想到之前他弄坏了我的东西,我不由分说的责骂了他几句。
我一下就陷入了沉思,我控制情绪的能力还不如一个不到7岁的孩子。
之前看到网上有个话题:为什么你能对陌生人和颜悦色,对家人却太过苛刻。
在人生的旅途中,家人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他们用无尽的爱和耐心陪伴我们成长。
萧伯纳说过:“家是世界上唯一隐藏人类缺点与失败的地方,同时也蕴藏着甜蜜和爱。”
我们应该把最好的情绪,留给最亲的人。
01 最亲的人,应该看到你最好的样子
最亲的人,是我们生命中的宝贵财富,他们给予我们无限的爱与支持。
在他们的面前,我们应该展现出我们最好的一面,而不是把负面情绪无节制地发泄给他们。
他们并不是我们情绪的垃圾桶,他们也有权利享受到我们积极、乐观的一面。
当你在工作中遇到挫折,感到沮丧和愤怒时,与其回家向家人抱怨,不如先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深呼吸,尝试冷静下来。
然后和家人分享你的经历,但要以一种寻求支持和理解的方式,而不是单纯的发泄。
遇到不想表达的时候,可以说尝试说一句:“我今天很累,但我很高兴能回家和你们在一起。”
也许你会有意向不到的收获。
我们要学会以最好的模样,去回馈那些在我们生命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人。
用我们的行动告诉他们,无论何时何地,对他们的爱永远不会改变。
02 最好的情绪,要留给最亲的人
有些人在外人面前和和气气,彬彬有礼,那是因为没有人惯着,外人是不会忍受我们任性的一面。
在工作中,对客户发脾气可能会损失业务机会;
在社交中,对朋友发脾气可能会失去友谊和支持。
然而,在家庭中,大部分人会觉得对家人发脾气好像不会有太大的“损失”。
《高效能家庭的七个习惯》中写道:“我们习惯于对家人大喊大叫,指责而不去理解,学不会道谢,也不懂得道歉,是因为忽视了最关键的一点:有效沟通。”
智慧的人,都把好脾气留给家人,无论在外面遇到什么事情,也不会将负面情绪带回家,发生“踢猫效应”。
情绪是会传染的,上头后可能会口不择言。如果可以,先把情绪整理好再回家,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的关爱。
人这一辈子,很长,也很短,能成为一家人,是一种难得的缘分。
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候,一定要好好说话、好好相处,好好珍惜,不要等到失去才后悔莫及。
不要因为家人爱我们,就肆意想他们发泄负面情绪,无情地伤害他们。
家不是讲理的地方,是讲爱的地方。
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就是“不讲理”,不争对错,不较真。
一定要把最好的情绪、最多的耐心,留给最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