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备考的时候,老师总会让学生按题型去复习。只要了掌握了一类题型,那么不管题干的背景怎么变,学生都可以识破套路顺利解答。
比如,我曾碰到这么一个事儿:我外甥,大概是三年级的时候,做的一些题目已经有解方程的意思了,像是,给出3个苹果加4个梨的总价钱,以及4个苹果加4个梨的总价钱,问1个苹果和1个梨分别多少钱。
这样的题,他比划比划,也能做个差不多。
可如果题目变成,3个苹果加4个梨的总价钱,5个苹果加3个梨的总价钱,再问1个苹果和1个梨分别多少钱,他就死活做不出来了。
对于学过方程的高年级学生来说,这两个题目根本没什么区别。但对于我外甥来说,数字一变,对他来说就是一道全新的题目了,甚至把苹果换成香蕉都可能影响他的解题。
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高年级学生能够识别这些题目的「深层结构」——这是一个关于两种物品数量关系的题目,而我外甥还只能够识别题干中的「表层结构」——这个题目跟苹果和梨有关。
「深层结构」就像是一张网,它反映的是问题中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而「表层结构」是一些分散的点,只反映了问题中有哪些要素。
于是,有经验的学习者与普通的学习者,或者说专家与初学者的显著区别就体现在,前者在看问题时着眼于「深层结构」,并且不断地在长期记忆里储存「深层结构」,而后者所储存的都不过是一些「表层结构」。
当然,并不是说在长期记忆里储存「表层结构」就没有用,而是说,相对于「深层结构」来说,前者对思考效率的提升是比较有限的。
更进一步说,「深层结构」,实际上就是知识的迁移,当专家已经把这些知识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了,那么在思考的时候它们就会以一定的结构进入工作记忆,便不会占用工作记忆的空间了。
所以,专家之所以为专家,就在于他们通过获得丰富的功能性背景知识和将一系列思考过程自动化来节省工作记忆的空间。而所谓功能性背景知识,其实就是「深层结构」,也即,关于事物之间关系的知识。
专家与初学者的这点区别,对于我们这些初学者来是有借鉴意义的,我们通过大量刻意练习来掌握丰富的「深层结构」,从而提高思考的效率。
但也要注意,我们通过模仿专家的工作方式,并不能保证我们可以创新知识。原因就在于,这些创新活动需要大量的背景知识和经验。
专家创新知识,我们理解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