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播读书
第三十一章:随时使心灵变得更强大
王阳明继续讲到:主宰我们身体的就是心,心所表现出来的就是我们的意识,思想,而意识的本体便是良知,意识所在地方便是一样的事物。
对于”格物“,就像孟子说的”大人格君心“中的格一样,自我们出生,我们的心在社会中,染上很多坏的习惯,格物,就是要去除这颗心上的不端正、被污染的东西,以恢复心性本来的面目,保持无时无刻的存养天理,这就是先儒说的“穷理”,这个穷理的过程就是:“明明德”。
良知是心的本体,没有什么干扰的话,心自然会按照一定的规律去运行,但我们身处社会,必然受到外在的干扰,所以要格物致知,要战胜私意,方能恢复心体的本来光明。
我们要让自己的内心强大,不是为了战胜外物,而是能看到宇宙运行规律,内心是否能与大自然的规律协调。大自然的规律就是“道法自然”,一切都是自然地存在,让内心安静,让一切都自然发生,这就是大自然创造万物的能源所在。
一个人要修养自己,就要效法天地自然这种特性,转化自己的情绪,把一切事物变成提升自己的机会。当我们有不好的感觉,不要规避它,也不要采取任何行动去助长它,深呼吸,放松身心,把注意力转向内在,提擦这种感觉,看看它到底是什么,不要害怕,不要你去分别,不采取行动,它就没有任何力量。
在生活中,做到:修身、养性、存理、致知、升华自己对待事物的心态,调整自己的认知问题的方法,那么你的气质就会改变,心理素质就会变得非常强大。
第三十二章:在蛰伏中培养道的能量
王阳明现在虽然官至四品,但其实是在滁州任闲职,并没有太忙,所以在送走徐爱后,仍在家中孝敬父母。王阳明年轻时喜欢游山观水,从中陶怡情操,感悟大自然的奥秘。
在外人看来王阳明任闲职很好,但是王阳明以正心修身,平治天下为己任,而且此时的明朝早已不再太平,各地盗贼四起,地方腐败严重。王阳明在是在这样的蛰伏隐忍中等待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王阳明认为,人生进取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以“术”求胜,以为力量、技巧决定一切。另外一种是以“道”取胜,这种方法讲求一种境界,强调在磨炼中调整心态,去掉浮躁情绪,然后从中悟出能创造、掌控一切的东西:道。
以道求胜,就是将人生的追求与道相融合为一,不论在什么情况下,保持积极心态,历练自己,积聚一种与道相融合的力量。如越王勾践被吴王大败,数年蛰伏,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历经千辛万苦,终成大业。
同样,在安逸环境中,我们也不能消磨意志,让道气在不知不觉中消失。顺道而生,逆道而亡。
第三十三章:怎样控制思维
王阳明认为,一个人的思虑杂念,是不能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制排除的,需要按照一定的办法来处理,才能自如地控制自己的思维,达到没有杂念的专注境界。这个方法也很简单,却蕴含着哲理,就是当思虑萌动的一刹那,在刚想出还未完全出现的时候,自己觉察到了,马上集中精神,将心反观内照,细细体察这个念头存在的那种状态,看它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不要理会是什么,就是安心下来,停驻在这个念头里,体验天地大自然纯粹存在的状态。
思维的最佳运行状态就是按大自然的规律特征:自然而为,如果强行控制,则是去干扰反而适得其反。
第三十四章:渴望什么就去争取吧一
正德九年,王阳明被调到南京任职,结束了这段在滁州的悠闲任职生活。并与众弟子依依惜别。离别之际,王阳明让学生们忘掉相思之情,培养自己的德行,要立下自己的目标,然后脚踏实地去努力,渴望什么就大胆去追求。在遇到困难是,坚定信念,坚定信心,不断吸取能量,提升自己的极限。在你全身心都处于一种充满内在渴望的状态时,你的整个生命就反转过来,你的生命也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第三十五章:什么是真正的专注境界
王阳明扑南京任职后,早已在南京的一众学生徐爱等人喜出望外,在这些学生中,学生陆澄是个比较重要的人物。陆澄与徐爱是好友,两人都是聪颖异常,早已仰慕王阳明的大名。一天晚上王阳明问陆澄有什么困惑,陆澄问王阳明关于读书如何做到专注,因为陆澄此时真正备考读书,但是很难专注读书,心里一直很苦恼。
王阳明解释到:好色则一心在好色上,贪财则一心在贪财上,这可以说是专一的功夫吗?只是追逐外物而已,并非专一。专一是专注于事物的本质规律上,即心与天理合一。陆澄不解继续追问具体怎么做。
王阳明继续解释,人们做事情往往不是为了自己内心的良知去做,是被外物迷乱。也就是不是为了追求真正的知识,而是其他东西。意与良知应分别明白,凡是应事接物,动心起念之外,都称之为:意,有意则有是非,但能明白意之中孰是孰非,则是良知。也就是我们内心本体,良知本与万物一体,有着非常准确,符合客观规律的洞察力,如果能按良知去行事,则无往不胜。
第三十六章:治学在于融会贯通
陆澄继续问老师,知识不长进,该怎么办。王阳明解释,做学问要有本原,要从这个根本着手,按一定的步骤循序渐进,才能有所成就。王阳明说,后世的儒生,不明白格物致知的学问,见到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便想在刚开始就把一切参透,这是不可能的。另外,读书不能死记硬背,要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必须在心体上下功夫,要通晓其理,关键在于心体虚灵澄静。心体明净了,也就能认识天地宇宙的根本规律,这个就是学问最根本的地方。
儒家的修养以“心”为本,以此心运用于万事万物为法,本心与万物相通,明了心的本源,就达到了一种高层次的“知”。只有从根本上着手,在接触外界事物,学习后天知识的同时,完全敞开心扉,在虚灵无我的状态中达到与万物相通,便会此后天的知见而接通先天本能的智慧根源,获得对各种事物的正确认知。
第三十七章:学问之源泉
徐爱问王阳明,学问的源泉在哪里。王阳明回答,一个人的良知就是学问的源泉,只有修养到此心澄明,不为外物所拘,达到自由自在,灵动活泼的境界,才能融会贯通各种知识,化入心中,从而随机应变,运用自如。这才是自身所固有的源头活水。王阳明继续说,获得此源头活水的关键是“诚
”,即至诚的心体,更是贯穿于万物的一种本原,如果不成就无法成就事物。同时至诚的态度是让我们的心处于最安静,最灵动的状态,进入这种状态,考虑事情才能周详,遇到问题才能得到圆满解决。同时王阳明给众弟子强调并不是只是听听而已,需要去实践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第三十八章:做学问的诀窍
陆澄问老师,自己学习是心思很乱该怎么办。王阳明说,多半是因为自我心中的欲望作乱,让他练习静坐,让思想停息下来。静坐到一定程度,心神会进入一个较为安定的境界,要彻底扫除不合理的私欲。让自己体验到不加一毫主观愿望,而是纯天理自然的境界存在,让自己的身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让自己不再受平常的其他思虑打扰,身心达到高度的和谐,思维运作也高度有序,自身智慧和潜力也极大地发挥出来。
第三十九章:提升自我控制能力
王阳明是一个极其注重实践的人,每天坚持静坐,观心。陆澄渐渐对静坐产生了兴趣。但一开始还是很不习惯,很容易走神,觉得难受,无奈之下,他去请教老师该如何静坐观心。
王阳明说,静坐跟其他事情一样要立志,才能持之以恒练习,进而入门,最终登堂入室。首先要存心养性,时刻把体悟天地之道放在心上,这就是立志。慢慢地将自己与天地融合为一体,在心中长存这种信念,慢慢地就到达了光明的境界。
陆澄觉得平时的杂念太多,如何摒除。王阳明认为他的心处于散漫的状态,需要加以有意识的磨炼,才能使其调整过来。慢慢讲思虑放下,让自己集中精力到静坐上来,反复磨炼。从中还要克服各种情绪干扰,提升自我的控制能力。
关于自我的控制能力,王阳明说:心之所发谓之意,一个人的心态如何,是会影响他的思维情绪的,如果一个人不能做到心诚意正,就会受到各种情绪干扰,会感到心烦意乱,就会影响做事的效率。反而不如谦虚一点,放下心来,踏实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这样才能修身为学之道。
第四十章:力量源自事上磨炼
陆澄静下心来,发现了自己性格中的诸多不足,开始反复练习静坐,去除心中的杂念。但是久而久之,自己的知识还是没有长进,于是又带着很多问题去找王阳明。
王阳明说,人必须在事上磨炼的做功夫,才会有所收益,如果喜欢宁静安逸的境界,而没有经过各种复杂的环境磨炼,遇事就会慌乱,终究不会有什么长进。
我们要在事上磨炼的时候,不断反省自我,这个反省就是要反观内心,体察思维意识中极细微的地方,看到有不正确的就要改正。比如在和别人接触的过程中,自己骄傲自大的毛病变现出来,就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到这种情绪里面,沿着其自然变化的规律追根溯源,探其究竟,然后把这个源头去除。不好的念头具有很大的力量,会无意地掌控着一个人的外在思想和言行。
所以,我们要想提高自己的事务能力,就要将自己进入一种无意的境界,将它变为自己的第二天性。遇事不用意识来指挥自己,而是心情坦然,灵动自如,自然就能思维敏捷,应变自如。
第四十一章:动中求静之道
经过王阳明点拨“事上磨炼”的道理后,陆澄深为折服。他便开始练习,但有时候也难免有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情况出现。陆澄冥思苦想,还是觉得其中有些道理没明白,便去请教王阳明。
王阳明说,现在的人存心时,只能使精神状态得到暂时安定,也是便面上的。不是真正的:去人欲,存天理。如果只能靠那种宁静的状态来保持内心安定是不行的。以遵循天地万物的规律为主,心与事合二为一,自然行去,物我两忘,又何尝不是宁静。如果一个人一心在宁静上,其实是一种杂念,反而干扰内心,使之不能宁静。所以不必把宁静看的太重要,也不必时刻宁静,因为那样反而是一个私欲。要懂得“无为而不为”的道理。
凡是不能走极端,修养中乃至日常生活中动静之道也是如此。静以养神,反观内心,静察思维变化,提升洞察力,不断领悟与天地万物相通的道理,使心境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方能以高瞻远瞩的眼光把握整体的变化。
第四十二章:以明镜之心待物
陆澄在王阳明的指点下,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而且对王阳明的超然物外的心态甚是佩服,便去问王阳明是如何做到的,老师说圣人都是心如明镜,能随着自己的感应,而灵活自如地应对各种事物,什么东西到面前,都如实地映照出来。徐爱补充到,先生的格物致知就如同把镜子擦亮,自然就更具有照物的作用。
有学生问自己的思想很容易乱,心会不由自主地去追寻外物,该怎么办呢。
王阳明说,一个国家的君子修身正己,各个部门的官员也都各司其职,天下就能安定。我们人心也是一样。当产生好的念头时,我们要肯定,当产生了不好的念头是,我们要及时遏制,这叫做意志,是上天赋予人的独一无二的智慧能力。圣人就是靠意志修身养心,才成为圣贤。普通人要提升自己,就要存养意志,否则就很难进步。
王阳明认为心即理,心即是天,心是大自然的规律,起了主宰统领的作用。我们的行为模式都是靠心来控制的。心所产品的意识和思维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影响和调控思想、言行的运行。
第四十三章:克服深层次的恐惧
一天陆澄和好友马子幸在一个小婷静坐练习,马子幸睁开眼睛突然看到一道白光,以为是鬼,两人不再敢来这个地方静坐,便去问老师王阳明如何是好。
王阳明解释说是平时德行不足,所以导致害怕鬼怪。王阳明还通过一个故事给马子幸讲解了,参透生命奥秘的圣人,内心淡泊,无求于世,对心灵有深刻的洞察,也就部位荣辱得失所迷惑,更不为生死所拘。在他们的心中,生死一如,万物平等,一切都没有什么可怕的。
马子幸听后感觉自己的修养尚浅,还得继续努力。
第四十四章:意识不受制于外物的秘密
有一天陆澄收到家乡的来信说儿子生命垂危,陆澄联想到前一天晚上看到乌云秘密,月色暗淡的天空景象,不由的感觉上天给了自己不详预示,于是更加悲伤。
王阳明看其太担忧,于是准备了回家的船,让你先回家看看,再继续学业。临走时,王阳明告诉陆澄,这个时候正是磨炼自己动心忍性的好机会,父爱子是人之常情,自然规律,世间事物都是在道的范围内运行,喜怒哀乐也是一样,如果过度就是私意。人之七情六欲的表露需要适当,不要过分,不然会伤及心之本体。所以我们要遵循自然规律,控制我们的情感。
王阳明说,我们应对事变的关键是“致中和”,致中和的关键在于“谨独”。致中和就是要在各种事情上调节、磨炼自己的心、使心达到中立不倚的境界。无事时,此心则澄澈宁静;有事时,此心则虚灵圆活,丝毫不受情绪的干扰。
王阳明认为,要达到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认识自我的目的,必须在时刻苦练,这样才能有效提升。
第四十五章:怎样使志向坚定不移
一日陆澄向老师请教如何立志,王阳明解释到:所谓立志,就是念念不忘体悟天地宇宙的本质规律内心澄澈忘我,这就是立志。
这时,一个学生问道,立志需要为善去恶吗?
王阳明回答,我们的意念出自本心,本身就是善的,不需要去恶。我们现在所谓的志向,按照字面理解就是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要坚持自己的目标,就需要一种发自内心的意愿,这样才有持久的动力。
王阳明说,立志虽然容易,但是坚持很难,这种坚持的毅力要从实践中修炼得来,只有经过长期修炼才能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而且尤其是逆境能考验一个人的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