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你介绍的是《父母做这九件事,孩子从厌学变爱学》。本书大约14.5万字,我将用15分钟左右的阅读时间为你讲解书中的精髓:父母如何帮助厌学的孩子重新回到学校。
以前有句话是“养育一个孩子需要全村的力量”,现在养育一个孩子很多是全家出动,父母对子女教育的投入和期待,都更加的大,此时如果被赋予了高期待的孩子,突然说不去上学了,那么父母的反应通常是不能接受的。
他们可能从震惊到责骂,从诉苦到哀求,最后到无奈接受,但是又不甘心。去做心理咨询,可能是父母能够想到的最后一步了。
当这个家庭来咨询的时候,父母通常会认为不去上学是孩子个人的问题,偷懒啊,想玩游戏啊,顶不住压力呀等等,希望咨询师能够替他们出谋划策,劝说孩子,最好告诉他们一个什么一招制敌的办法,就让孩子可以去上学了。
但是本文的作者却提出了“头疼医脚”这样看似不靠谱的策略。
作者刘亮是同济大学医学博士,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现在是上海浦东精卫中心临床主任,作者本人是做家庭系统治疗的,他平时的工作重心就是帮助有成长困扰的、情绪冲突的、厌学、或者沉溺游戏网络的青少年,辅导亲子冲突比较厉害的家庭如何重新走在一起。
这本书也是他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孩子厌学的成因其实是很复杂的,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压力大、没兴趣、心态不好、或者青春期叛逆所能涵盖的,它涉及到家庭、社会、学校、各个方面,所以它是一个系统的问题,需要从系统这个层面来工作。
书的第一部分,作者分析了厌学的不同层面的原因,第二部分探讨了父母可以从哪些角度帮助孩子应对厌学。
我重新梳理了本书的结构,将其归纳为三个方面的原因及应付方法:
第一个方面是整个社会的过高期待。
孩子从小到大听说过的最重要的其他人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了,同时他听过的最多的成长路径就是“你要读一个好小学,再考上一个好初中,才能考上一个好高中,才能考上一个好大学,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之后才能找到好伴侣”。似乎不走这条路就无路可走了。
很多家长天然就是这样觉得的,所以他们无法保持淡定,一定会在学习上拼命对孩子施压,唯成绩论英雄,补习班一个不敢拉,作业试卷做到半夜,很少有人关注身处其中的孩子有多苦。
即使看到了,也会说,“没办法,现在社会就是这样,别人家的孩子都在拼命,我们不努力就输了。”
真的是这样吗?现实是能够考上一类院校的孩子,是正态曲线分布中那5~10%的尖子生。但是每一个家长都不能够接受自己的孩子,在大概率的情况下都会成为那平庸的90%的。
转变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家长看看自己是人群中的前10%吗?(此处是我的想法,不是作者的。)
还有一些期待是因为家长自己未能完成,而又心有不甘的愿望。
比如曾经学习很好的,因为社会或者经济的原因不能够读大学,他就非常希望自己的孩子要读上那个大学。
此时,父母只要意识到这些愿望是自己的,而不是孩子的,大家的压力都会减轻。
在学校里,所有会影响成绩的行为一律都是不被允许的,小到孩子偶尔的调皮捣蛋不遵守课堂纪律,大到青春期的男孩女孩走的近一点,都可能被老师告状到家长那里。
此刻家长要成为孩子的信息过滤器和压力缓冲垫,什么意思呢?
当老师传递给家长的话语带有8分的紧张情绪时,家长要去区分和澄清,老师说的话里面究竟想传递的重点信息是什么?有哪些焦虑情绪是可以在自己这里过滤掉的,然后再和孩子就事论事的进行讨论。
讨论的时候,尽量用平静而坚定的态度和语气,不要夹杂抱怨,攻击和焦虑。
要知道,说话的方式和态度比内容还要重要。
什么叫做情绪缓冲垫呢?就是在孩子面临压力的时候,家长可以起到承载和安抚孩子情绪的作用,这里有一个原则,叫做靠近和理解孩子在先,讲道理在后。
比如有一些孩子跟家长说,他们在学校和同学发生不愉快的事情,很懊恼,很生气,或者很冲动,许多家长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急于去平复孩子的情绪,会说“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让他们说去吧,你专心学习就可以了”,或者是讲道理。
这些安慰和道理,在大部分孩子眼中是没有什么用的,当孩子经历这些挫折痛苦的情感的时候,其实最需要的是大人的耐心陪伴,理解,倾听,只有当他们觉得家长是站在自己边的,那你的意见,孩子才会接受。
(未完,待续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