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11次作业@空空

# 空空-日期160321-第十一章 赞同或反对作者

### 四个收获

1.人际交流的基本原则

人际交流和阅读本质上是相通的,在阅读时与作者进行理想化辩论的三个基本要求是:

(1)去情绪化:人的动物面决定了在争辩时很容易带有个人主观情绪,甚至是当场发脾气,情绪会影响判断,所以理想化的辩论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

(2)说明自己的假设和前提:辩论时不要带有自己的偏见即预先评断,辩论不能因为假设而争吵。

(3)利他性原则:辩论时站在对方角度来想,尽可能做到不偏不倚。

2.结构化的批评方式

(1)结论先行:结论是什么?

(2)上下对应:观点是否有具体内容支撑,能否对应?

(3)分类清晰:分类清楚吗?符合mece原则吗?

(4)排序逻辑:案例之间关系是逻辑的吗?

3.四种评论方法

(1)你的知识不足,(2)你的知识有错误,(3)你不合逻辑-你的推论无法令人信服,(4)你的分析不够完整。

前两点在一起之处的是作者的前提有缺陷,第三个批评点指的是作者的推论过程有问题。前三点是表示不同意见的准则,第四点可以作为“暂缓评论”的理由。

评论作者的知识不足是说缺少某些解决问题相关的知识,作为读者要求拥有相关的知识,并能说明知识和问题的相关性,结合问题得到的不停答案;评论作者的知识有错误,是说他的理念不正确,论点和事实相反,作为读者如果指出作者的知识有错误,就必须说出事实,并支持自己的观点;评论作者不合逻辑,即推论荒谬,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缺乏连贯,结论和理论连不起来,二是作者所说的两件事前后矛盾。读者暂缓评论就是表示作者并没有完全解决他提出的问题。

4.多问目的和意义

阅读时,要不断的拷问目的以及背后隐藏的意义,不同的目的要使用不同的阅读方式。

在自我管理领域中,多问下目的是什么,是否有意义,和自己有什么关系,是否与自己的价值呈现和价值积累有关。

### 三个感受

1.“不要因为理解了就跳过去”,我在读到讲解前三种评论方法之间的联系时感觉自己好像看明白了就跳了过去,在永澄老师讲解时才发现自己并没有理解透彻,或是说没有把之间的关系梳理清楚。

2.不管读书、学习还是个人成长,多问目的和意义可以帮助我们围绕核心指标进行提升。

3.领读中感受到永澄老师的结构化思维可以十分精准地把握核心观点,构建框架,澄清定义,解决问题。

### 二个改变

1.在人际交流中遵守三个原则。

2.不求书读的多,但求书读的精。对于需要精读的书或是内容严格按照分析阅读的规则进行阅读。

### 一个行动

学习使用结构化的评价方式完成下一章节阅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