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过着过着就失去的味道,课,上着上着就固化老套。当一切按步就搬成为固定的任务或公式时,曾经最精彩的课堂也会失去生命与活力。
18年音乐课堂教学,一万多节音乐课,我似乎已经饱经风霜。经历过职初时肆无忌惮的模拟体验,经历过合格时期齐步前行的随波逐流,经历过创优时摸爬滚打的全面打造,现在,正停留于骨干培优时研究提升的思考煎熬······岁月的磨砺让我的课堂有板有眼、有规有矩、有模有样,但是,总觉得丢失了什么?学生对上课仿佛也渐渐麻痹了。微笑少了、激动少了、优美的歌声少了,心里的没感也不那么显而易见了,甚至,看待老师的眼神也变得呆板了。
是的!现在的课堂的确少了久违生命味道。
“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我们来玩个游戏,游戏胜出全班奖励糖果。”我高调地宣告。
“什么游戏?”孩子们专注地看着我问。
“游戏叫《我与钢琴谁美妙》,钢琴声音强你们的声音就强,钢琴声音弱你们的声音就弱,总之,你们的声音必须与钢琴的音量匹配,并且要优美动听,能做到吗?”
“能!”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
“每次演唱完毕,由老师评分,本节课平均得分超过90分获胜。为增加获胜率,老师随机提供部分打击乐,随机分发用于每次演唱伴奏,演唱间歇时还可以完成音乐知识抢答,为自己挣得附加分。”
游戏规则刚宣布完毕,大家就进入激动兴奋的备战状态。游戏的魔力确实不容忽视。平时疲惫,拖拉、干吼、缺乏美感的歌声,突然一百八十度急转弯,变得让我感受到久违已久的美好,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就连平时里收不住嗓门,老给我提醒的“大宝”,也完美地隐藏。不光如此,平时规范纪律的口号规则几乎没有用上,还有人自发当起了“岗哨”及时在踩红线时拉响警报。课堂基础知识的学习也因为抢答,不再被学生屏蔽,变得抢手,变得重要。下课铃声响起,学生们丢掉往日的躁动,还想和我一直游戏学习和奔跑。下课后,主动报名规范凳子、摆放乐器、关多媒体设备、清扫钢琴的孩子,更多了。
我深深感受到这堂课符合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他们向往的味道,我也再次体会到教师获得教学成功的喜悦。因为游戏的引入,音乐课中午找着了曾经生动的味道。学生的学习也激情飞扬,而我仿佛也破茧成蝶,获得新生,燃起了对未来教学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