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见: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失焉。

感:少发政令则民众自由自在。

狂风不会刮一个早晨,暴雨不会下一整天。谁造成这样的现象?天地。

天地况且不能持久,何况人呢?所以遵循道的人就合与道。守信有德的人就合与德,失道失德的人,就会失去所有。守道者,道也乐于跟随他;守德者,德也乐于跟随他,行为失道的人,失道也乐于随着他。

政府公信力不足,老百姓才有不信任政府的情形出现。

思:现实生活中,政府少发号施令,百姓就安然无恙;家人少指责责、控制别人,大家也都相安无事。天地万物道法自然,道对天地万物是无言的,政府遵循道的规律去运行,民众则自然守信。只有遵循道的自然规律,保护民众的自然,民众也就自觉遵守,和谐共生。

行:在生活中,如果人们能够依道而行,生活自然和谐顺随,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烦恼焦虑自然就都没有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