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张之美
夸张,是故意往大处说,或者故意往小处说,目的是造成强烈的反差效果,以突出所要表达的内容。
《论语》中有两处夸张十分精彩,摘出来,细细品味品味。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上能够领悟了道,晚上就是死了也心无遗憾。乍一看,有一点可怕,有一点玄乎,转念一想,又觉得很有道理。道,是自然规律,是真理,人一旦认识了道,并自觉地将道运用到社会实践中,那是造福人类的大事啊!“朝闻道”确实是“夕死可矣。”
这就是夸张的妙用,它使你惊心动魄的同时,又引发你思考,最终让你愉快地接受它的观点。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孔子在齐听了《韶》乐,很长时间品尝不出肉味儿。这个夸张好啊!它既让你知道《韶》乐不同凡响,又让你明白孔子的音乐鉴赏水平非同一般,还让你深刻地认识到礼乐教化才是孔子喜爱音乐的根本之所在。一石三鸟啊!
这就是夸张的魅力!
练句之美
练句是古代诗人常用的方法,拿来概括《论语》的写作技巧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练句就是锤炼句子,它运用夸张、想象等修辞手法,或者是运用以少总多、婉曲坦陈等表现手法,使诗句精警动人,使议论警辟透彻,从而达到意新语工的效果。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子华出使齐国,冉有替子华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小米。孔子说:“给她六斗四升。”冉有请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她二斗四升。”冉有却给了她八百斗。孔子说:“公西赤到齐国去,骑肥马,穿着又轻又暖和的皮袍。我听人说:君子应该救济有紧急需要的穷人,而不应该给富人添富。”
“君子周急不继富”,意思是君子应该救济有紧急需要的穷人,而不应该给富人添富,简言之,君子应该雪中送炭,不应该锦上添花。“周急不继富”,意新语工,寥寥五个字,说出了当时人人心中有而笔下却没有的东西,就是到了两千年之后的现在,“周急不继富”仍然是脍炙人口的警句。这就是练句!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子贡问道:“颛孙师(即子张)与卜商(即子夏)谁更优秀?”孔子说:“颛孙师有些过分,卜商有些赶不上。”子贡说:“这么说颛孙师更强一些吗?”孔子说:“过分与赶不上同样不好。”
“过犹不及”,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词,被我们广泛运用,但我相信,我们中的很多人只知道它的表层义“过分与赶不上同样不好”,并不知道隐藏在这四个字背后的深刻内涵——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则——中庸之道,仅仅四个字啊,就表达了一个重大的思想!
这就是练句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