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22岁,大专毕业,在上海这座城市待了将近一年。
在这一年内,我选择了跨行工作,从原本的财会变成了一个写文案的。我懵懂地入职了一家只有4个人的小工作室,每天面对着硕大的电脑屏幕码字,拿着5K多的薪水,住在月租2k的出租屋内,过着平凡的生活。
在这一年内,我从斗志昂扬,充满干劲,慢慢地开始自我怀疑,消极怠慢。在与另一个同事沟通后,发现她也有这样的情况。其中大部分原因来自我们的主管,他总会说一些刻薄的话打击我们,让我们陷入不开心的情绪。最终我们一致认为自己被职场PUA了,我离职的想法也越来越坚定。
后来在三月末,上海发生了疫情,整整封锁了两个月。六月初解封后,我在公司干了一个星期,便以不适应工作内容为理由,提出辞职,彻底解脱了。在辞职后的那周内,我吃喝玩乐放松自己,然而连我自己都没想到,之前玩的有多开心,后面找不到工作就有多焦虑。
之后的两个星期,我一直在修改简历找工作,但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渐渐的,我越来越焦虑,有时候一整天都不想说话,待在漆黑的房间内虚度时光。那几天晚上,我几乎都睡不好觉,每晚总要醒个三四次,有时还会心慌,想呕吐。
我觉得自己好像病了,上网一搜像是焦虑症的反应,它建议我去咨询心理医生。但是一看咨询费那么贵,而且后续还有复诊,最终把贫穷的我劝退。
后来我约了好友一起出来玩,两人吃吃喝喝,逛逛街,焦虑感倒是减轻了不少。我知道这是一个疏解情绪的好方式,但同时我也明白是在短暂地逃避现实。因为真正的问题始终没解决,一直压在心里,而我只是通过消费带来短暂的多巴胺,让自己更加快乐了一些。
说实话,我对未来没有太明确的规划。要做什么工作,想挣多少钱,其实对我来说,没有太大的吸引力。我只想找一个值得一生去做的事业,一直到我年近半百还能持续奋斗着,不让自己活得像个行尸走肉,永远有自己的思考,永远保持有趣的灵魂。
在对自己剖析了之后,发现自己可能比较适合写作。因为自己从小不善社交,是个内向者。跟朋友在一起时,口头表达也较少,基本以倾听为主。日常表达,抒发情绪会通过写日记,写文章等方式,写完觉得很爽,心情也平静了很多。在从事文案的工作时,也会从中体会到创作的快乐,觉得有价值感。所以觉得自己可以从事这方面。
但是呢,我对自己的文字又不是很有信心。每次畅快地写完,第二天再去看就会觉得像写了坨狗屎,表达的主题意思不清晰,句子过于累赘,连我自己都看不下去。然后我就关上文档,把电脑扔在一旁,开始陷入了自我怀疑,内耗。
现在想想觉得自己真是好笑,不付出努力哪来的成果回报,去做肉体生意?那也得付出自己的时间,精力,去陪那些大腹便便的男人。于是我摆正心态,去搜索练习文笔的方法。看了一两篇感觉自己干劲满满,似乎自己能坚持下来似的。等收藏了文章后,自己转眼就忘了这茬子事。该咋样还是咋样,依旧在原地踏步。
终究是自己沉不下心来,过于急功近利,想摆脱现状。但是越是拥有这样的心态,自己就越是写不出好东西。思想根本就没法沉淀下来,还想靠写作吃饭?不如早点收拾铺盖回家种田吧。
除了急躁,自己还有爱逃避困难的毛病。自己一遇到困难就会退缩,认为自己没能力克服。于是我就选择放弃,摆烂,试图做别的事获得成就感,然而当我再次遇到困难时,我又采取同样的措施。最终自己陷入死循环,做什么都会一些,但又不精通。我给别人的感觉就是这样,我分析了下自我,也的确是这样。
最可怕的是当我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想去解决时,也会因为困难而放弃。人家是不轻易说放弃,我是天天喊放弃,要是一辈子都这样,那我真的要废了。
但往深了想,可能那件事本就不是自己所感兴趣的,那也没必要刻意去坚持。毕竟人生有限,要把时间花在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事上。我算是一个十足的人生体验派。
至于未来,我还是选择走一步看一步吧。网上所说的规划人生的方法,对我来说并没太大用处。我懒得规划,有那时间规划,还不如思考写作呢。我只想慢慢攒点小钱,过上一个平淡舒服的日子。
生活把我推到哪,我就在哪扎根吧。反正做事不违背自己初心原则就好了,想怎么过是自己的事情。
那么牵扯到工作上的话,我也是讲究随缘,看缘分。当初入职的第一家公司,一进去就感觉氛围压抑,没有与我的磁场相吸,后来工作了几个月后,也证明确实如此。看来第一感觉真的重要~今后的话,希望能遇上一个有缘分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