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偿反应,英文叫counter-action,你是基于一个负面理由的反弹而做的行为,其实会加强那个负面的能量。
比如说,你很怕你的身体变差,为了害怕你的身体变差,所以每个礼拜要安排时间去爬山、健行啊,那真的走久了就走上山了哦。因为为了怕身体差而做的所有的运动,结果都反倒会加强你身体差这个主轴信念的强度。
市面上有一些很流行的,所谓吸引力法则的书,书上教你要发出正面的念波,来让自己变瘦、变漂亮、变健康。其实这东西是要有规矩的,你如果要玩吸引力法则,一天在动这种念头的时间是不可超过十分钟的,因为如果超过十分钟,就代表你对它不相信。
你每天都花很多时间想,我是瘦的我是瘦的,代表你对你是瘦的这件事情是非常没有信心的,会加强负面的部分。所以你要玩吸引力法则的话,你要限定你每次动正念不要超过二十秒,这样才会对正念有信心。如果你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动正念的话,那你就完了。
庄子里面有一个故事,说孔子做了一堆教育人民的教材,要放到图书馆变成公共教材,而图书馆的馆长是老子,老子就不准孔子把这个教材送进来。孔子想要说服这个图书馆馆长放他过关,就讲人伦道德要怎样怎样教育,讲了一大堆。然后老子就说了一句“若击鼓儿求亡子焉?” 就是你啊,好像打着鼓在找你们家走丢的孩子,用白话来讲就是:你们家的小孩子被绑架了,是不是啊?当你讲到要教育,什么人要怎么有修养,要怎么样教他,讲那么多的时候,代表你在核心信念上是认为人性是邪恶的。我教得越多,只会加强你核心信念的强度,让那个更加地坏下去。
生命本质原本就是具有爱这个特质的,我们需要做的是把阻挡我们爱的东西拿掉,只是这样就好了,因为生命的本态就是去创造,就是去爱,并不是需要后天培育一个人爱这个东西。
我们的的确确是要去学习彼此相爱的,但我们不直接叫自己去爱,而是老老实实练习承认事实,如果我们能够修练承认事实,人与人之间的敌意是可以减少很多的,甚至可以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也是因为我们欠缺了承认事实的头脑。敌对的意识,是我们辩论的头脑在面对不同的东西、不同的阻力、不同的信条时造成的。
辩论的头脑阻挡了我们去爱,当我们把这些阻挡我们去爱的信念,一样一样地拿掉,修练到了一个水平以上之后,我们的的确确可能做出所谓的爱的行为的。真正的爱的行为是我这么做,会让自己和别人变得更幸福。当你在做一件事时,如果心里在想、在盘算的是“我这么做是为了你好”“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我这样做是爱你”之类的,其实都不是真正爱的行为。
真正的爱,是那种这个人接受到了来自他潜在意识的一些电波,在不自觉之中做出来,对别人有帮助的事情。在爱别人这件事情上,就像一个很美很美的人,如果没有人告诉她长得很美的话,她也不知道自己漂亮。真正的爱,在发生或者发动的时候,那个人并不觉得自己在爱人才是对的。凡是我们自以为在爱人、在对谁好、在为了谁着想的时候,其实都落于表面意识的范畴。
一个人真正的爱是你本人不知道的部分。唯有当你的表面意识练到一个很松柔的状态,很多来自于冥冥之中的讯息,能够透过你而展现出来的时候,这才是真正的爱。
这并不是说因此我们就要消灭自我,消灭那些负面的感觉。我们要做的是,能够让自我很松,就像电脑里装个程序扒掉,重灌一个程序一样。就是当你有这个柔和的程度的时候,这个来自更深的讯息世界的一些东西,才能够透过我们而展现出来。
我们可以相信自己能做一个不是爱情教或者爱心教的信徒,这不是说爱情或者爱心有什么不好,而是知道这个世界上有更好的东西存在。这个更好的存在,是至高无上的爱。至高无上的爱就是没有爱上谁的感觉。至人无情,就是至高无上的爱就不会有我爱你的感觉了。
比如说,当我们说到一个孝子,是可以分出很多等级的,最低级是有礼貌,第二级是有感情,第三是不执着父母对你不合意的事情,第四是父母能够不执着你不合他意的事情,然后最高级是让父母对世界上所有事都不执着。
当我们跟父母相处的时候,要对父母有礼貌,不要对父母大小声是比较容易的。可是看到父母就觉得我好喜欢他们,却是很难的;有些人对父母有爱的真感情,是比较容易的,可是要不执着于父母是比较难的。因为当你看到父母有很多的问题或者怎样,或者父母有些事情不合我们的意,我们还是会有一种挫折感,还是会有一点受伤,就我爸怎么这个样子?我妈怎么这个样子?要能够不执着于父母的这些问题,其实又比对父母有真感情更难。
你要自己不执着于父母这件事情,相对来讲也还是比较容易的,但你能不能借着跟父母的互动,把你的父母训练到不执着于你这个小孩,就是你爱怎样,你父母对你的态度都是觉得没关系,都可以。如果你能够把你父母训练到这个心境,是不是要比你要放过你父母更难?最后,要让父母的心境能够包容到放过你,相对而言仍然是比较容易的,能不能让父母放过全世界,从一切的执着中解脱,你的父母因为有你这个小孩,所以他死后必定上天堂,这个最高级的孝道,才是最难的。
你真的要抓住所谓道德的核心的话,那个礼义廉耻,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到最后都是要丢掉的。因为那些东西不是最高级的心境,那个东西是残废人的轮椅。就是当你完全不行的时候,你可能需要一点这样的规范,来让你在这个社会上面还能够安稳地存在。可是一旦过了这个地方的时候,那些东西都是要放下的。
真正的爱不是在那边当一个救世主,一个什么施舍恩惠的人,真正的爱是全世界的人都很乐观奋斗,每一个人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幸福,不会觉得是你给他这个幸福。所以这种时候,当你能够发出这种真正的爱,让每一个人都自动自发地好起来,是靠自己的力量好起来的时候,你怎么好意思在那边讲说什么信义和平,什么仁啊、孝啊,什么做人要有爱心。不会再好意思讲这种话了。
当一个人,内心得到了真正的尊严和尊贵的时候呢,他是可以不把钱放在眼里,不把地位和名利放在眼里。因为当一个人很能够尊重他自己这个人的时候,他不需要别人给他面子。当一个生活觉得很富足很富足的时候,他就觉得他没有那么需要钞票。所以更高层阶东西存在的时候,你自然而然对于这些低境界的东西没有那么放在眼里,所以,一旦你的表面意识能够松到有很多潜在意识的材料可以进来的时候,你就会觉得表面意识干嘛那么自作多情,那么三八一定要去爱?因为你真的去爱了,也不见得有好结果,还不如交给更高层次的力量来支配算了。
我们要的更好的东西是至高无上的爱,是更深一层的生命运作的方式,而不是这个人的表面意识很窘迫,或者很努力地所谓相濡以沫的这个爱这个行为。当然,我们都会有时候需要爱的时候,比如说当我们心情不好的时候,生病的时候,我们是需要有人稍微给我们一点鼓励跟安慰的,或者有些人分享些好心情给我们,或者有一些人照顾我们,但是这些很伟大的爱为什么需要存在?是因为我生病,是因为我心情不好。
那我们能不能更有志气一点,就是不生病,心情也不要不好。就是这个道亏爱成这个事情,我们必须要认识。就是生病的时候可以享受别人照顾我们,以为很有爱,很感恩、很感激,但是最好不要生病,是不是?穷困的时候可以接受慈善机构的施舍,但是最好是不要穷困。所以能够做得更好的时候,我们的人生是可以越来越不要爱的,因为一切需要爱的情境的那个框框,都是有问题的框框。
今天的社会上,什么教气功的老师,教中医的老师,或者是教庄子的老师,很多人都是一教之主。教主的内心里面通常会有这样的结构:如果我会的教到你们都会了,你们就不能崇拜我了。可是我会的,你们都不懂,那你们也不知道怎么来崇拜我,不知道我厉害在哪里。
首先第一个他要的东西:这件事情是我懂,你不懂。因为只有我懂,而你不懂,你才能崇拜我啊,对不对?如果我懂,你也懂,你就不会崇拜我了,是不是?这是第一个程式结构,所谓崇拜是距离了解最遥远的感情。如果你了解我,你就不会崇拜我,生命中很要好的朋友都没有要说崇拜你的,会崇拜的都是完全不了解你的人。
可是第二个他要的东西:如果你不了解我厉害在哪里,你怎么会知道我厉害呢?所以,变成身为一个教主,他的心里面同时有一个矛盾的结构在那边打架。这样的人,当他在这两个信念结构里面摆荡跟挣扎的时候,他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教主人格。也就是说,他会不断地把他所知的东西分享给他的学生,可是他又要不断地确保他的学生不能学会,这种情况就会形成类似新兴宗教之类的东西。
这个结构一旦形成了之后,后面就会有更妙的施力点。就是他尽全力、充满热血地教不会他的学生的时候,他的学生反而会觉得老师这么用力教我,我竟然还不会,就会感觉有罪恶感,觉得我辜负老师。然后就会在上课的时候主动地开始搬桌子,端茶倒水,准备点心,开始出现什么义工团。新兴宗教要兴起,只要抓好这个原则,你也可以当教主。教不会人家,然后反过来将他一军,让他有罪恶感,你教不会他,但是让他觉得是他学不会,这样就可以形成新兴宗教了。
所以有时候在外面拜师学艺,要稍微提防一下。如果那个老师,没有把你教会,还反过来把罪恶感转嫁到你身上的话,那你就可以很坦白地跟他讲,可以再教得好一点吗?就是你真的要教,就教到我会,不要再做假动作了。
真正的圣人是不会去要人家觉得你很厉害,人家觉得你很强,这种很虚无飘渺的架子的,而是可以用在日常生活里面,真的变得比较幸福的东西。生活之中点点滴滴的幸福,我们能够充分掌握到,这才是真正的有光,够聪明。如果你不能够在生活的点点滴滴里面验证到你的所作所为能够制造出幸福的话,那打高空是很恐怖的。现在整个的修行的世界,其实都可能会有类似的问题。
一个所谓的修行很高的人,他的生活有没有比较幸福?他的身体有没有比较健康?他的家人有没有比较快乐?还是只是他一个人非常孤立地在那边很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