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能像工厂一样量产喜剧内容(未解决)

我写这篇文章是为了让自己思考这个问题,还没有答案


我的工作是生产喜剧内容。从点子到笑料,再写成文本,最后分发到脱口秀剧场演出,网络喜剧视频,剧场喜剧短剧演出。这个链条的原材料是生活的点滴,半成品是笑料,夹裹着笑料的生活点滴要被加工成以上提到的各种最终产品。目前我遇到的问题在于把生活点滴加工成笑料这个步骤。(插图:笑话生产线)

每天写文章有一点的难度,但是只要我脑子里有个主题,然后集中注意力坐下来写,肯定可以写出点东西来。但是喜剧内容不同,就算我有明确的主题,我也愿意集中精力花时间来想,也未必会有产出。有人说喜剧创作需要灵感。如果所谓的灵感是碰运气的意思,那我也希望通过思考和实践,来提高运气发生的概率。然而我不相信运气,要是在这个行业里最后是不是成功靠的是运气,那我还不如去澳门赌几次,至少花的时间还少些。我相信一定有方法让获得运气的概率提高。


喜剧内容难产的原因

喜剧内容的难产有这么几个原因

- 没有固定的生产工艺

就是不知道该怎么来生产笑料。目前已知的就是

1. 某些人想出来的笑料比另一些人的好笑些 (尽量找这样的人来写)

2. 某些人出笑料的频率比另一些人高些(尽量找这样的人来写)

3. 有时候一群人一起思考会出更多的笑料(时不时安排集体创作)

4. 有时候一个人独立工作能出更好笑的笑料(时不时安排独立创作)


- 没有简单迅速客观的质量检验方式

我无法把拍脑袋想出来的笑料分成合格或者不合格的等级(插图:好笑/不好笑的检测),目前的质量检测主要依靠自己或者同事的主观判断。这里有几个问题

1. 自己不觉得好笑的内容就永远没机会问世,虽然也许同事会认为是好笑的

2. 如果同事的判断和自己的判断不相符,只能再找别人来验证

3. 笑料阶段被自己和同事一致判断为好笑或者不好笑的内容,在真正呈现出来的时候质量也可能会和笑料阶段的判断相反


目前已经探明的有效生产方法

- 学习别人

英美列强在喜剧方面的经验比我们多,所以他们有不少理论和方法。只要花时间在网上找找,或者买书。

观看国内一些优秀团队和个人的喜剧视频或者脱口秀视频,分析总结提炼方法


可能的方向

看了李教授总结的广告创意的6大模板,我相信这些内容可以通过总结分析掌握一定规律的。所以可以整理一些被证明已经奏效的方法,作为模板,下次再需要做的时候从模板开始思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4,366评论 25 709
  • 那天我在路边见到了你,你蜷缩在草丛中,一个瘦瘦小小的身影,透过你那层薄薄的金黄的绒毛都能看到你的肋骨,瘦的皮包骨的...
    王咸鱼阅读 514评论 5 3
  • 听到她这么说,说实话我都以为自己听错了,看着她微笑着将啤酒一口闷掉之后,我的目光如炬的望着她将就喝干。 这或许就是...
    诉盐阅读 294评论 2 3
  • 雨墨是一个是表面很嘻哈,骨子里很偏执的姑娘,农村出身,在一个平凡的小镇读书,中考的失常发挥让她的班主任十分意外,在...
    岁月清浅阅读 279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