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年华里,记录下的每一笔都是积累,和成长。
好报30天写作群“一天一主题”,竟就这样从开始到中点,到了终点。每天一个主题,是我对眼前生活的所思所感,日后回想,应也是我对自己青春年华的记录吧。
我基本是按着每天主题的关键词,联系上当天或者最近发生的事情,在空闲时或者睡前,写上500字。第二天有时间了,再补充到1000字,仅此而已。每篇文章都算开了个头吧,今后可以再补充、续写。感觉这个写作的模式也不错,坚持每天写下一点,写一个主题,有了开头就不怕没有后续。怕的是一直没动笔,一直没思路,一直没灵感。翻阅这四周的文章,配图多是当天的随手拍,看到文章的题目和配图,觉得又有许多可补充的,这也算是本次参加写作群最大的收获吧——写下一万多字,种下一棵棵可以继续长大的小树。
以前觉得写作就是游记、读后感、观后感,最多就是某天的流水账,散文形式的流水账。原来,在离开高考的命题作文之外,有心写作的人是可以主动寻找各式各样的主题的,从这个主题发散开去,会发现哪怕就是这普通的一天里,也会有值得你思考和讲述的事情。以前听人讲,用散文的笔法描写身边的人、眼前的事,总是不懂,以为那是矫情。现在略微懂得一些,如果有主题,那你的描写也就是一篇文章了。有了主题,也就不怕写出来的只是空空如也的流水账了。
四个星期,周末没写,其实也就写了20天。一天500或1000字,也有一万五千余字,包括短诗三首。基本都是手机在简书上写的,说来也要感谢那天不知从哪儿查到简书这个网站和app,又在简书上看到有这么一个写作群,于是好奇地在微信里搜了一下。虽然都只是自己写,但是有一个目标——每天500字,每天一主题,也算是自己对自己的督促吧。有了字数的要求,无论500字还是1000字,都是鼓励自己更积极地思考,寻找合适的思路、素材、文字,更积极地书写、发散。文字不是简单的堆砌,却是自由自在地生长。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新的文字又萌生新的灵感。这样的感觉,极好。
30天写作群结束之后,我也不可能再坚持一天500、1000字地写了。有时觉得字数一下就达标,有时又要没话找话才能勉强凑够。比如今天,一开始觉得只能写300字,好不容易凑够500字,晚饭后又补充到现在的1000字。其实也不是没话找话,就是让自己更多地寻找可以写的东西。有了新的内容新的观点,那就不是没话找话。
这种发散式的写作,主题与内容都足够丰富,却没有静下心来细细雕琢。在手机上写完,读几遍,改改然后就发布了,更重要的是没法好好思考,每天都有新的主题要完成,将前一天的补充得相对完整已属不易,毕竟我不是专门的写作者。所以如果长期以这种模式写作,对我而言可能会有“多而不精”的缺点。以前写文章,有的在两年里改了好几次才改到我喜欢的模样。修改,有时甚至是推倒重来,直到写出我心中的感觉。这个时候,字数已不是问题,“感觉”才是真正的写作目的。
所以,如何好好利用这一个月攒下这些文章,逐一完善,看看有没有新的思路和素材,再补充修改,或许就成了自己的一个专辑呢?写作既需要发散思维扩大领地,也需要慢工出细活儿,用心雕琢每一篇文章,才能写出内心最真切的感受。不会将重心放在写作上,却不代表有了搁笔不前的借口。
写作,积累文字,积累人生——记录文字,记录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