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发来短信,她现在在某城市一家书店里,她问我想买什么书,盛情难却,我说就买本《蒂法尼的早餐》吧。她竟然没找到,只带了几本侦探小说回来。我问她怎么这样大方,她说有男朋友陪着呢,她只要看中什么他就会付钱,她从怀中掏出来一把木梳,一个钱包,又拍了拍身上的羽绒衣。
过了一段时间,她打电话叫我过去,说自己去外地游玩了几天,把我要的书买回来了。我一愣,什么书?她说《蒂法尼的早餐》啊!
我翻开一看,第一页上面写了她的名字,我说,难道不是送我的?她说,这本不能送你,这是花我自己钱买的,借给你看几天!
上学时候,我读苏童的随笔,他说他一直迷恋于卡波特的《蒂法尼的早餐》书中刻画的女孩霍莉的形象,我当时到学校图书馆找了半天,除了发现阅览室的管理员长得很漂亮之后,没找到任何线索。但我相信冥冥之中的对应关系,书中的人物和现实生活中的对应,一个女孩对应另一个女孩,即使她们一个在美国的大街上,一个在中国的图书馆中。
那段时间我很努力,晚上不在宿舍吹牛而是去了图书馆,他们很纳闷,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一个落后分子发生如此大的转变。他们问,看什么书呢,我如是回答,《蒂法尼的早餐》!
虽然脑中图像是图书馆女孩的脸。
后来我在寻找中忘记了杜鲁门. 卡波特这个名字,却记成了什么“佛”,于是读了约翰.契佛,雷蒙德.卡佛,胡安.鲁尔弗,甚至买了一尊大肚子弥陀佛。
卡波特的文字像图画一样,把霍莉写活了。我读完了一遍,正在读第二遍。我感觉阿米和霍莉有些相像。霍莉的名片上印着“在旅行中”,霍莉弹着吉他,唱着歌“不想睡,也不想死,只想到天际的草原去漫游”,霍莉渴望自由和独立,她送给“我”一只鸟笼子,却希望“永远也不要有任何动物被关进里面”,霍莉说她的猫没有名字,因为“我们是有一天在河边碰到的,我们谁也不属于谁,它是独立的,我也是独立的。”,霍莉有许多男朋友。阿米当然不知道这些,因为她还没读过《蒂法尼的早餐》呢,但阿米却像霍莉一样过着有滋有味的生活,她有一个没有名字的猫,有好多有名字的男友,她甚至买了一把吉他,那天她又失恋了,抱着吉他,忧郁地说,我弹给你听!
我还知道另一个女孩也在过着有些相似却又与众不同的的生活,她就是电影《蒂法尼的早餐》中扮演霍莉的演员赫本,她不同于小说中的霍莉,也不同于生活中的阿米。
我看着这些女人在我面前走来走去的时候,一个男人插了进来。他是我的同学老孙。
老孙打电话来说自己正在写论文,目的是为了评个副教授。
老孙教中文,他说他主要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
我说,现当代文学大都是狗屎,你又不是菜农,研究狗屎做什么?
他说,为了吃饭啊,它们虽然臭,却对我的职称评定起到肥料的作用!你天天读书,帮我写一篇?
他知道我不读现当代,听说我读了《蒂法尼的早餐》,说,美国的现当代也可以,四五千字!
老孙和霍莉正相反,不仅仅是性别上面的。老孙的名片总是一本正经,老孙总是呆在校园里,搓着手,搓着手中的笔,不知道在面前的白纸上面应该写上什么黑字。老孙虽然渴望自由和快乐,但有一天,他一下子被关进了鸟笼子:他去苏州某大学应聘,获得了中文系的职位。他不喜欢读书,也不愿意看着那些青春期烦燥不安的学生的脸,可是他得养家糊口啊!
没读过《蒂法尼的早餐》的老孙,有一天忽然想写一篇有关《蒂法尼的早餐》的论文,想一想,这应该怎么写呢?
蒂法尼是家名气很大的美国珠宝店,并不是吃早餐的地方,那只是霍莉的一个幻想。那是个能让人平静下来的地方,那里有着安静气氛和高贵气派,“同那些穿着高级西服的和气的男人在一起,还有同那银餐具和鳄鱼皮皮夹的好闻的气味在一起,是不会发生不幸的事儿的”。这是霍莉的理想之地,“要是我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找到一个和我在蒂法尼感觉一样的地方,我就会买些家具,给这只猫起个名。”
老孙和阿米都买了房子,老孙儿子小名叫孙猴子,阿米的最新男朋友外号叫猪八戒。
老孙牵着孙猴子的手,阿米抱着猪八戒的胳膊,他们有时会到蒂法尼吃早餐。
老孙和阿米和霍莉一样,通过不同的方式在寻找自己的蒂法尼,不知道他们能不能找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