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建立亲密的情感纽带
让养育变得轻松和顺畅
这里是智慧养育。
2岁的小雅,不知道从那天开始“小乖乖”变成一个令人感到无奈的“小恶魔”。凡事总喜欢以“不”字打头,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在你说的指令前面加个“不”字来回应。比如:“睡觉!”“不觉!”、“吃饭!”“不饭!”、“叫阿姨”“不阿姨!”。
15岁的云泽,已经能感受到身体的变化,由于心智还未成熟,于是进入青春期的他常会有挫折感,烦躁的情绪挥之不去,只能用莫名的反抗来宣布自己的主权。
上面描述的是孩子两个重要叛逆期的表现,而孩子不听大人话是伴随孩子成长的常见现象,在发展心理学中,把这种现象统称为负面情绪。
科学研究发现孩子动不动就哭闹,是因为大脑发育不均衡导致的。人的大脑分为本能脑、情绪脑、和脑皮层。管理情绪唤醒的部分要比管理理智的那部分发育的快的多。理智脑要到20岁以后蔡完全成熟,而小孩从出生开始就会喜怒哀乐了,所以,情绪上来时,他的理智脑管不住自己,就容易发脾气。
家长只知道负面情绪是成长中必然要面对的,无法避免,其实更应该意识到,负面情绪是孩子学习的机会,学会合适的表达情绪,对孩子今后面对社会都是受用终身的。
我家孩子前段时间不想去幼儿园,家里的不同成员对待她的方式都不同。
爸爸:幼儿园有好多小朋友,多好玩啊,爸爸小时候就喜欢去幼儿园,你不是想吃巧克力么,拿着巧克力咱们出发啦~
姥姥:必须去,哪有你这样的小孩,人家都去幼儿园,你怎么那么特殊啊,快走,别磨磨蹭蹭的,怎么还哭了,不许哭。
奶奶:咱们玩一会吧,然后你要答应我乖乖去幼儿园哟~(结果,同样的事情第二天又再次发生了。)
不知道你是如何处理这样的情况呢?
让我们来看看,在科学研究中被证明最成功的亲子关系模式是什么样吧。
甜甜:我不想去幼儿园!
妈妈:你不想去?为什么呢?
甜甜:因为我想和你待在家里。
妈妈:是这样啊,我明白你的感受。有好几次,我也想和你待在家里,一起玩,而不是赶着出门。但你知道么?我对办公室的同事承诺过,要8点之前到办公室,我不想违背自己的承诺。
甜甜:我就不想去。
妈妈:抱着孩子,我很抱歉,亲爱的宝贝,但我们不能待在家里。我猜你一定感到很失望,是不是?
甜甜:恩。
妈妈:还有点伤心?
甜甜:点头。
妈妈:我也感觉有点伤心,(孩子哭了,抱着她让她哭一会。)我知道我们该怎么办了。想想马上就到周末了,后天,我们不需要上办,也不需要上幼儿园,我们就能一整天待在一起。明天你想干什么呢?
甜甜:吃并欺凌,看动画片。
妈妈:很好啊,那一定很棒,还有别的么?
甜甜:我们能去动物园看大象么?
妈妈:我觉得可以。
甜甜:贝贝能和我们一起去么?
妈妈:可能吧,我们要先去问问他的妈妈。但是现在,我们出发吧,好么?
甜甜:好吧。
让我们来看看事情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好,原理是什么?
爸爸,“忽视型”家长。典型做法就是当孩子有负面情绪的时候,转移孩子注意力,关闭情绪通道,认为孩子的情绪是不理智的,通过漠视、忽视甚至轻视孩子的情绪。
危害:这样的行为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感受是错的、不恰当的、不被认可的。长时间如此对待孩子,会让孩子不相信自己的内心,导致他们的自尊感也很低。
姥姥,“压抑型”家长。不管孩子行为是否得当,对所有负面情绪都是批评态度,甚至觉得孩子不听话是给自己脸上抹黑。
危害:不认可孩子的情绪,同样会导致孩子不相信自己的判断,还以自己的情绪。
奶奶,“放任型”家长。他们包容孩子的所有情绪,和孩子感同身受,但却不给于必要的指导,不帮助孩子划定行为的界限。
危害:孩子无法学会如何调节情绪,会陷入情绪的无底洞中,难以解脱。会增加孩子对特权的要求,使亲子关系变得矛盾重重。
正确处理孩子负面情绪,也是过程中与自己的情绪和解,与孩子一同提高情商。
1、 正面回应孩子的情绪
现在大家已经知道,由于大脑发育的基础,要求孩子不发脾气,就像是要求刚出生的孩子会说话一样,是无理的。那么及时对孩子进行回应,回应程度会直接决定孩子情商的高低。
2、 给孩子的情绪贴标签
对于一个缺乏人生经验的幼儿来说,他们虽然有喜怒哀乐,但是无法正确区分什么事季度、委屈、失落、孤独。即便成人,没有很好的被对待过,也很难给自己的情绪进行细致的划分。
情绪的表达需要像认字一样,明确的告诉孩子,你正在体会到的情绪叫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父母小时候的故事更加能让她感同身受的理解情绪。
3、 帮孩子行为划定界限
父母要对孩子的行为划定界限,而对情绪和愿望全部包容。需要让孩子明白,出问题的不是自己的情绪而是行为。如果父母告诉孩子,他有权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但表达情绪的方式确实多样的,这样孩子的自尊心就会很好的被保护。
家长不要怕孩子有负面情绪,每次有情绪的时候,也正是他面临成长的时候,让我们和孩子“在一条船上”,一同成长吧。
这个时代,孩子的教育是每个家长都很重视的问题,但是怎么做是大家心中都有困惑。
有人说,花钱买教育,把孩子交给老师,是不负责任的家长,父母是孩子的老师;
有人说,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老师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
有人说,第一个孩子照书养,第二个孩子当猪养,我们真的要拿自己的孩子作为经验累积的牺牲品么;
有人说,独生子女父母养育的孩子,更有个性,自我意识更强,如何对他们进行教育将成为旷古难题;
还有人说……
提出问题的人很多,问题答案让人满意的却不多。
本公众号会结合众多咨询的养育问题,涉及孩子的安全感、社交能力、创造力、自控力等能力的培养,把众多经典育儿案例和儿童心理学研究成果相结合,端本清源,提供给家长科学的教养观,让父母能够和孩子一同成长,从容培养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