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聚会,无意中聊到了爸妈那个年代的爱情。
可能,那个年代的男女,大多的结实都逃不过那个相亲的模式。
我爸妈的相遇到相知也不过是相亲罢了。想来小时候天真的我,还为这事被老爸糊弄过。
爸爸给我讲的他们相遇的版本是这样的。在20多年前,一次除夕,他们二人各自和自己的家人出来看在那个年代还甚是稀少烟火盛宴。不小心,爸爸被人撞了一下,抬头一看,是当初的妈妈。
一回眸,一投足,两人就这么看对眼了。这种桥段颇有狗血偶像剧的韵味。
当时的我,居然也信了。
后来,却也是知道了,爸妈不过也是相亲认识的。不过,可能,在我爸心里,两人即便相亲也是浪漫的吧。因为爸爸是个不善言辞的人,能编造出这番浪漫的说辞也是不易。
听过无数那个年代母女的相遇相知相守的故事。其中有两个记忆最为深刻。
我爸妈当初是小学同学和初中同学,可是他们在上学时期没有说过一句话,后来相亲认识了,就结婚了。
我爸妈在一起是由于一套房子。当初,爸妈在一个单位里工作,彼此并不熟悉。那时候,单位要分配房子,说是夫妻二人分配的房子比单身的大很多。好像那个时候,只有爸妈是单身。爸爸就找到妈妈商量,说要不要结,妈妈说结,然后两人就在房子的缘分下结了婚,感情也很好。
对这两个故事印象深刻,可能是觉得朋友父母的结合太过“草率”。没有细细考证,可是现在看来,朋友父母的感情都很好。
前段时间,网上有新闻说,大三女学生回家过年被家里安排10天相亲8人。很多二十出头的女生都不禁唏嘘。
相亲,好像从来都是给剩男剩女准备的。好像父母那个社交不便的时代已经过去,现代人交际圈如此广泛,怎么会找不到对象?
所以在大我三岁的哥哥被家里安排相亲时,我还狠狠嘲笑。本以为生性叛逆的哥哥会反对,可不曾想哥哥居然妥协,对对方女孩说不上好感,却也是有些许恋爱的感觉。
所以,我不太懂了。
一直以来,在我的认知里,相亲不过是在父母既有的圈子里挑选年龄相仿的男女凑合罢了。
可是,想想父母的相遇,相知再到最后的相守一辈子,平淡的幸福不就源于最初的相亲吗?
而且那个年代,普遍都是相亲模式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相亲模式,应该也是可以被接受的吧,只是时代变迁,适用的力度发生了变化吧。
所以,你的父母是如何相遇的呢?你又可以接受这种传统的相亲模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