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帅哥美女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小书童的读书汇。
今天我们继续来讲这本心理学畅销书,《思考,快与慢》作者是心理学家, 丹尼尔,卡尼曼。
昨天说到了令人吃惊,他是预期之外的反应,这其实也是我们文艺作品的惯用伎俩,他就是要用打破你预期的方式,来让你惊讶,给你欢乐,比如郭德纲的相声,基本全是这一类内容,介绍于谦的时候,特意要加上一句话,于老师,大家都知道,就是左边一个马右边一个户,这就是出人意料,所有人都知道于谦是干勾于,他偏偏说成是马户驴。从而产生幽默的效果。
很多人都喜欢仓促下结论,但仓促下结论就会引发直觉性的错误,这种错误可以通过系统2来有意干涉,从而得到避免,比如我们都听过一个笑话,前门到了,请中门的乘客从后门下车。老外一听,疯掉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前门这是北京的一个著名地名,而中门和后门,指的确实是公交车上的车门。所以这就会引发歧义。但如果熟悉的乘客,根据场景,就能够判断出来。
联想记忆是很容易受到误导的,比如有人问你,这个人好不好,你会比较客观的联想他的种种举动,但如果有人问,这个人是不是特别坏,这时候你可能会瞬间想到他的那些不好行为。
另外,我们在一些场合,也会对人产生误判,比如在慈善晚宴上你认识的人,你会觉得他们很是慷慨,在健身房你认识的人,就会觉得这些人身体健康。
很多人都坚信眼见为实的说法,但这个并不靠谱,眼见为实反而会让你的思想放松,从而认知放松,你只看到了一个年轻人打老人,就觉得这个年轻人简直混蛋,但有可能你没看到,这个老人之前可能在碰瓷或者盗窃。所以别太相信眼睛, 现在眼见不一定为实,有图也不一定有真相。别太早太草率的下结论。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这真的是全部真相吗?
我们对人的判断往往是基于第一印象做出的,一个陌生人,你看他的脸,就知道他是否强势,也会判断他是否可信,有人说方下巴就是强势的信号,方下巴再加瘪嘴唇,就说明这个人很难相处,但其实这种东西不一定,因为你在笑的时候下巴会变圆,所以大家觉得圆下巴好相处。但其实这些都是可以伪装的。
作者做了个实验,调查问卷,第一个问题你觉得近期幸福吗,第二个问题,你上个月有多少次约会,调查结果令人吃惊,幸福跟约会,竟然没有任何联系。但是接下来见证奇迹的时候发生了,如果你把顺序掉转过来,先问你上个月有多少次约会,再问你幸福吗?竟然得到了完全不同的答案,约会次数和幸福感呈现出很高的相关度。因为你先回答是否约会,再回答是否幸福的时候,幸福就会被约会启发,那些甜蜜和苦涩就都会映射幸福的回答上。所以一个事实性的问题,能够启发一个判断性的问题,但如果把判断性的问题放在前面,他不可能去引导事实性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启发法与偏见,先来看一个大数法则与小数定律,美国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对3141个县的肾癌病发病率做了调查,结果显示发病率低的地方都在中西部,南部和西部的乡村,这些区域大部分都是共和党管辖,那么你的系统2可能很快就工作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是不是共和党有什么政策影响了肾癌的发病率呢,或者觉得乡村生活方式健康等等。
但先别忙着下结论,另一部分肾癌病高发的地区,也是乡村,那么大家的解释就是医疗条件差,高脂肪饮食等等,那么同样是乡村,怎么会得到完全相反的答案呢?其实问题的关键并不在到底是不是共和党管辖,而在于乡村地区人口少,所以样本率低,什么奇怪的事都有可能发生。这是一个纯粹的统计学问题。就好比你扔了10次硬币,结果都是正面,那么你能认为,扔到正面的概率是100%,或者你掌握了什么扔硬币的技巧?没什么关系,就是纯粹赶巧了,你扔了10次正面,但如果扔1万次,并不会改变各占一半的结果。所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极端情况容易出现在小样本中。
所以我们应该更相信大样本的统计,而不要去相信小样本率,作者说小样本出错的风险高达80%,那么我们又该怎么应对呢?明天接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