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四十岁的时候才发现,古人说的“四十不惑”,诚不欺我啊。到了四十岁的时候,对人生有了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自己选择的生活
大学初毕业的时候,还赶上了最后一批分配工作,不需要像现在的80后、90后一样打破头去寻找工作,很轻松地分配到了一所学校工作。亲戚家人都觉得这是一份好工作,女孩子做老师多好,风吹不到,日晒不到,收入稳定,工作环境单纯,而且一年还有两个假期。
我不想过这样的生活,毕业时没有勇气对分配的工作说NO,也曾努力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学会适应,努力做好手边的工作,然而离开的念头还是远超过留下来的欲望。
3年后,我考研成功,离开了这所学校,过上了自己选择的生活。
再后来,研究生毕业,我又重新走入了就业市场,和80后们一起寻找工作,并且在全新的工作岗位上一路前行,与最初的职业渐行渐远。
至今,每次要见原来学校的同事时,我都要先准备“你后不后悔离开学校”的答案,因为这个话题是每次必被前同事问到的。
听从心的召唤,从心所欲不逾矩。我一定要过我选择的生活,因我只能来这世上一次,因这世上太多来不及,我怕我想要,却再也得不到。
不为世俗的标准定义
王朔曾经特别痞地说过一句:什么叫成功?不就是挣点钱给一群傻*看嘛!
这其实也是社会对成功的普遍定义,但,在你心中,什么是成功?什么是你想要的生活,都是需要你特别去考虑的一件事。
当年考上研究生离开工作的学校时,有很多年纪大的老师同事不理解地问我,为什么要考研呢?考完了又怎么样,不过也就是这样一份工作,还要耽误找对象。他们代表了那个时候的主流价值观,研究生毕业时,我很不幸地正中了她们的预测。我没有找到比当老师性价比更高的工作,我也没有找到男朋友(因为我年纪大,学历高)。按照她们的想法,我就是loser。
可是,我是不是loser,从来不是别的什么人来定义的,只有当我自己觉得荒废了岁月,辜负了岁月给我的美好,过着别人觉得美好,而我觉得空虚的生活,那才是loser.
符合内心需要
选择一种生活,听从内心的召唤,很多时候它并不是一种逻辑的推断。
至今,我其实也不是很清楚为什么当年要离开老师这个岗位。但是,人生就是这样,每个转角都有选择,而选择了每个路口,都将是另外一段人生,每个路口要展开的人生都无从比较,要做的,只是遵从内心去选,然后,落子无悔。
可能会被指责太感情用事了。一份大家都说好的工作,包括了多少对现在、未来的计算,最大限度地推理了一生的胜负,最大程度确保了你的光明的未来,是世人眼中的安全感。但是,这种安全感,并不是你要的。
就好比,一个异性,身高、样貌 适中,工作不错,谈吐正常,人品很好,哪里哪里都好,但你就是不能和他来电,无法产生共鸣。可能很多人都可以理解你,因为爱情,就是这世界上最不合逻辑,但却最为人相信的一种东西。
那么,安全感,为什么就一定要是一个符合逻辑,能够推论出的东西呢。生活,从来也不是一个理论推导出来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