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得菜根,百事可做”。没错,就是坚持,就是适应,就是清贫,就是认真写文,就是努力学习。
这本书有来历,明朝大学者洪应明早年热衷仕途,追求功名利禄。我查了许多资料,没有查到他做了什么官,据说他跟当时的东林党有联系。
到了晚年,洪应明这个人就过起了隐居著书的生活。“傻根”就是说的他,别人要扔掉的菜根,他捡回来都不行,怕别人说他占了便宜,非要花一点点钱买回来,以求心安。
当时他的《菜根谭》这本书非常出名,而洪应明字写的也很好。可后来居然不行了,直到现在才大热起来,又有人把他的这本书和什么《孙子兵法》等书排在一起。可见冷时无人问,热时捧上天。这都是不可取的,个人认为,作为我们学习国学经典的一部分,经常读读还是有好处的。
一般的国学经典现在都喜欢跟哲学挂上钩,不过,我认为没有这么深奥。许多人都是后来才给它冠以名号的。其实就是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有关品德修养、出世入世这方面的人生哲学。
千万不要一看到和哲学有关,立刻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看重它的,也不用故意抬高它。看不上它的,也不用使劲贬低它。这就是国学读物罢了,你喜欢就读读,不喜欢就扔在一边,既不会说你暴殄天物,也不会说你惜书如金。
国学经典,一般都能给我们带来益处。也一定有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内容,还是有句话说得好,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只学它优秀的东西,至于不符合你的东西,无伤大雅,切不了焚琴煮鹤,一概而论。
有的书,排版都是把名人的题词,作序,题跋等等这些放在前边,用来提高书的知名度和厚重。这本书的一篇题词两篇序,都放在了后面。当你把全书都读完了,再去看题词和作序,感觉又是不一样的。我挺喜欢这样的排版,能结合自己的理解来看题词和序的意义。
最喜欢的几篇,其中有和我心意的,便跟大家分享。“与其练达,不若老实”意思是一个刚刚涉足社会的人,阅历不深,受不良习气的影响也少,而阅历丰富的人,知道的权谋往往也很多。所以一个坚守道德准则的君子,与其过于精明圆滑,不妨朴实笃厚;与其谨小慎微,曲意迎合,不如坦荡大度。
这本书,特别适合书法爱好者,基本上每一篇每一句都可以作为条幅、横幅,楹联来写。都是很有意义的,或鼓励朋友,或自我勉励,或者是跟朋友共勉。好好挑上几句,认真写上两幅,或者送朋友,或者留下自己装裱,这样做也是很快乐很开心的。
其实,就像我这样文化程度不高的人,特别适合读这样的国学经典小册子。首先它简单,往往都是一两句话或者几句话。下面还有注解,更加容易理解。
然后它肯定是经典,对于写文章有很大的帮助。中国灿烂辉煌的文化,哪怕是一朵小小的浪花,足以激起我的内心波澜。汲取养分,不断充实自己。
国学热肯定是有道理的,现在的孩子们已经把老祖宗的东西丢的差不多了。看看简单的国学经典,和现今社会有效结合,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也许真的是大道至简,每次读这些国学经典小册子,都会有很多收获。且不说对如何做人有巨大的帮助,就是简简单单地写上一篇读后感,心里也蛮有成就的。
利用一天的时间读这本书,显然时间是不够的。开卷有益,一天读不完,就两天读,一般不能超过一周。小时候读书总是毛燥,一目十行算是认真的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既有时间,又有心情。只要好好读了,就可以这一篇小的读后感。
本来想多介绍一下这本国学经典《菜根谭》,可一查资料,有很多人都在写,干脆剑走偏锋,尽量少介绍书里的内容和书的来历。多说说我对这本书的看法,这样也能给朋友以启发。
大概买回来二十四本国学经典,除了诗词累的我可能写不出什么来,其他的都能认认真真写出读后感来。每一篇读后感力求不能用重复的方式,因为每一本书都有不同的故事。
明天看看再选出来一本,挑战一下自己,看看怎么写《宋词三百首》。肯定有难度,但也有容易的地方,毕竟宋词读过了许多。
给自己加油打气!努力!努力!!努力!!!